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祥贵,男,汉族,湖北省巴东县人,1964年12月出生,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商法和民族法教学与科研。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获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出版《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专著一部,在《贵州民族研究》《社会科学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国社会科学报》《民族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一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5项。
第一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
第一节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
第二节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一、民间文学
二、传统音乐
三、传统舞蹈
四、传统民俗
五、传统工艺
第三节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独特性
二、地域性
三、传承性
四、民众性
五、濒危性
第二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保障
第一节 保护立法现状
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的原则规定
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单行条例
第二节 保护政策现状
一、制定实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意见
二、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三、制定县级和局级领导联系民族民间文化人才政策
四、制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推荐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政策
五、制定专项保护计划
六、制定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第三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普查与确认
第一节 抢救与普查
一、抢救与普查的主体
二、抢救与普查的内容
三、抢救与普查的方法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
一、确认主体
二、确认程序
三、建立保护名录
第三节 抢救普查与确认的经验、问题和对策
一、抢救普查与确认的经验
二、抢救普查与确认的问题和对策
第四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第一节 传承的实践状况
一、成立传承保护机构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三、开展社会教育传承
四、推广学校教育传承
第二节 传承的问题和对策
一、传承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传承的对策
第五章 长阳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主体
一、长阳县政府
二、长阳县相关事业单位
三、长阳县民间组织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方式之一――传媒业
一、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央电视台展播
二、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广播电视台展播
三、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展播
四、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出版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方式之二――文化艺术服务
一、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
二、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文化活动、赛事、文化节展示
三、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业展示
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方式之三――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一、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业
二、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的广场舞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方式之四――文化产品
一、西兰卡普
二、清江奇石
三、高家堰盆景根艺
第六节 长阳土家族饮食习俗和传统医药的产业化开发
一、长阳土家族餐饮习俗的产业化开发
二、长阳县传统医药业开发――何开意骨伤科诊所案例
第七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经验与展望
一、长阳县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化的结合与互补
二、长阳县遵循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北的基本原则
三、长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产业化的展望
附录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561550113 |
条码 | 9787561550113 |
编者 | 朱祥贵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14-04-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70 |
字数 | 296.00千字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