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万花筒/杜爱民散文随笔选

编号:
wx1200473977
销售价:
¥20.28
(市场价: ¥26.00)
赠送积分:
20
商品介绍

《万花筒:杜爱民散文随笔选》是作者杜爱民*重要的一部著作,从中可见其迥异的写作立场和态度,以及对当代问题的独立思考。对于由写作所展开的生命折皱的观察,《万花筒:杜爱民散文随笔选》不仅涉入深刻直接。而且立足前沿。在一个不确定的过程中,形成对自身究竟何为的探寻,打破了文学的传统界限,也溢出了本书文本的表面。写作的万花筒在书中形成的隐喻和象征交换,为我们唤回了隐藏在熟悉事物之上的陌生感。

卷一  碎片的空间
清晨的光
在南山以北的地区
八仙庵
革命公园
灞桥
符号人物与文化发现
让感觉得以穿过的街道
南门花园
阅读活动
大雁塔
排行榜
时间之轴
小雁塔
瓦库
雪地上的月光
孪生兄弟
火车站
遗址公园
姓氏
万花筒
扑克与象棋
海上的路
字的重复
无声的叫喊
骰子
现代隐士
“叮当”
木马的幻想
乞丐与妓女
病毒携带者
公共电话
卷二  信步行吟
青海,青海
城中漫步
在城市之间穿行
大地记忆
马路的秘密
秋天里的秋天
火车火车
青藏秘境
春天纪事
寻找《瓦尔登湖》
卷三  今日写作
作者与写作
诗人的偏执
黄海的不同
作者是谁?
诗人在商业时代
个人写作
阅读手记
迷醉的花
对他的追随
行止自如大化顺成
今日诗歌写作
卷四  物的现实
爱屋及乌
明月降临
水声食味
南山树
青龙寺的樱花
1975年的琴声
皮肉更深刻
茶味
三十年代
荠菜
豆腐

马语
城墙上的风
卷五  自述与对话
《眼睛的沉默》后记
《自由落体》自序
《马语》序
《西安往事》序
《西安40年个人生活实录》序
《你的城市以西》自序
作家是一个要认真反对的术语
保卫新的散文写作
创造一种不断更新的自我关系
卷六  语言之镜
水与中国画
明星泪
崇祯的身体
人民
在安康和汉水上游
脱衣舞:另一种身体的戏剧
残酷的吃
医院
性:透明的黑暗
若隐若现的花

    大雁塔
    它*初只是东南方向上的一个方位的标示,随后才渐渐地涉及到了距离、陌生的范围和伸向它的那一条条道路。在东南方向有许多个区格位置的标记,包括*早天际之上显现的那道日光,也包括它本身――大雁塔。
    从我站立眺望的地方(西安的南城墙)与它之间相隔着一段距离。对于我而言,它只是一些地方与地理性的常识记忆,也仅仅只属于我个人。
    大雁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属于西安人生活界标之外的区域。一年当中,去往的回数屈指可数。我记忆中只在阳春里随大人们去郊外踏青,才有过类似的过往,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对它的眺望当中。
    塔楼是出于宗教的目的而建的,此后,围绕着它所进行的话语建构,就一直没有停息过。
    作为西安符号化的符号,大雁塔也曾经直立在市民生活的中间;它的塔身和巨大的光影,被印在香烟盒子的正中,曾经以这样的方式,介入了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在用这样的烟盒纸叠成的“三角”上,目睹了大雁塔的折弯。
    大雁塔建在了这座城市的背景之中。随后,关于它的各种传说,以及它在时问当中留下的东西,也都印人了这座城市生活的底色当中了。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背景,永远也不会等同于现实的生活。类似大雁塔这样的地标性建筑,自它建成之日起,也为自身设置完成了同类型的谜语结构,供人进入登临,并且在各个不同的位置上,供人抬头仰望。就像用一个谜,来解另一个谜,就像拿谜,来解谜中之谜。永远都是**的一道,但绝不会是*后的那道。
    大雁塔现在早已是一个供人游览参观的场所。在它之上,西安被分割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域。无论塔楼在它建设过程中的初始目的是什么,一旦它被建成,便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个在它之上全景敞视的空域。现在,塔楼本身的附属功效,正被游人享用着,并且取之不尽。
    任何一个物体都会同它周围的环境产生关联。大雁塔也处在语意关系链条的环节之中。当它投身于意义的海洋中间,就难免会受到强加于它之上的各种关系的支配。
    在西安的任意一个报亭,任何一个公共电话旁,和排队等待的人群之中,塔的影子都无处不在,尽管可能与它相距遥远,根本无法再看到它,但塔楼投射出的身影,却时刻都存在,即使在月光之下,而月光自它建成之时起,就与它相伴随。而现在更多的时候是灯火和人潮,还有每隔一小时便会响起的音乐喷泉声。游人在塔楼的下面来回穿梭,驻足欣赏随着水流飘向天空的音乐,也同时在塔楼的背影中,看见了塔楼。
    大雁塔超出了西安人的记忆,与梦的情境直接相通。时间和车流人潮止息之后,塔楼在月光下,才回归到了它的自然之美和原始之美上了。
    进入塔楼的中央,便意味着置身于看不到塔楼的点位之上。一旦迈出它的门楣,同时就还要接受以它为圆心的坐标,向外放射出的尺度所给予的时空划分。这个时候,塔楼是它的倍数,或者说它联结着自身的内部和外部。或者说,它让人对于它,有了一厢情愿的认为。
    有,我在雁塔北广场,见到一位外表酷似阿拉伯人的中年游客,他仰望塔楼的时候,戴着一副极深的墨镜,一旁的小贩正在向他兜售登塔的路线图。另外一次,则是遇到过一对年轻的夫妇(中国人),背靠背,坐在广场花坛边上的长椅上打盹,沐浴着从塔尖上照射下来的日光。
    还有一次,我坐车从塔的旁边经过,想到过一个句子(记不清是谁说过的话):物是物;人是人。对于大雁塔,和由它在我心中引起的对于西安东南方向方位感的*初记忆,在我个人看来,或许也是自己的自作多情。
    塔归塔;我还只是我自己。
    P16-18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其他出版社
ISBN 9787554101315
条码 9787554101315
编者 杜爱民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3-05-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273
字数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