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

编号:
9787302322955001
销售价:
¥63.20
(市场价: ¥79.00)
赠送积分:
63
商品介绍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尤其是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主体框架、卓越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标准体系及国家标准、高校配套政策及工作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工程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力培养、人才培养特色形成、培养质量保障等17个方面。本书分为基础篇、核心篇和拓展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部分,是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了解和做到的。核心篇的内容是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所必须做好的最核心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是“卓越计划”对参与高校的重点要求,而且是教育部对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检查的重点。拓展篇的内容是在核心篇的基础上,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是培养名副其实的卓越工程师所不可或缺的工作。

基础篇第1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时代背景31.1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41.1.1美国的工程教育41.1.2欧洲的工程教育71.1.3日本的工程教育81.1.4印度的工程教育91.2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111.2.1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111.2.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31.2.3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141.3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151.3.1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151.3.2我国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161.4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171.4.1工科院校学校层面的问题181.4.2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内部问题191.4.3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外部问题201.4.4工科毕业生的主要问题21参考文献22第2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体框架232.1“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思路242.1.1“卓越计划”的概念释义242.1.2“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252.1.3“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262.1.4“卓越计划”的基本原则27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目录2.1.5“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282.1.6“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292.1.7“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302.1.8“卓越计划”的重点任务312.2“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体系332.2.1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332.2.2“卓越计划”培养标准体系的构成342.3“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352.3.1“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352.3.2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362.3.3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372.4“卓越计划”的教师队伍382.4.1工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382.4.2“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382.5“卓越计划”的企业联合培养402.5.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402.5.2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12.6“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42参考文献44第3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453.1问题的提出463.2工科院校的分类和人才培养473.2.1工科院校的分类473.2.2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493.3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513.3.1服务面向原则513.3.2办学层次原则523.3.3自身优势原则533.3.4未来需求原则543.4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现553.4.1实践教学553.4.2能力培养563.4.3产学合作563.4.4创新教育573.4.5注重特色58参考文献60第4章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614.1问题的重要性624.2现有工程师的分类634.2.1英美工程师的分类634.2.2我国工程师分类中的问题654.3我国工程师类型的划分664.3.1工程师分类的原则664.3.2我国工程师培养类型的划分674.3.3工程师分类中的相关问题694.4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704.4.1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分析714.4.2服务工程师培养标准714.4.3生产工程师培养标准724.4.4设计工程师培养标准734.4.5研发工程师培养标准734.5各类工程师培养与成长的途径744.5.1工程师的培养模式744.5.2工程师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754.5.3各类工程师的成长途径76参考文献78第5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准体系与通用标准795.1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标准体系805.1.1国家教育质量标准805.1.2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815.2“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的构成835.3“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基本思路855.3.1“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855.3.2制定“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基本思路865.3.3制定“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基本过程875.4美国、欧洲和英国制定的工程专业人才标准895.4.1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对毕业生的标准895.4.2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对欧洲工程师的标准905.4.3英国工程理事会对各类工程师的标准915.5“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945.5.1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945.5.2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955.5.3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965.5.4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与“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比较995.6“卓越计划”硕士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1015.6.1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1015.6.2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1025.6.3硕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1035.6.4“卓越计划”本科层次与硕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比较1055.7“卓越计划”博士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1075.7.1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素质要求1075.7.2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知识要求1085.7.3博士层次卓越工程师的能力要求1095.7.4“卓越计划”硕士层次与博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比较110参考文献113第6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1146.1专业领域1156.1.1专业领域的选择1156.1.2人才培养层次的确定1166.2培养模式1176.2.1工程师培养现状分析1176.2.2“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1186.2.3参与高校多样化的培养模式1196.3教师队伍建设1206.3.1专职教师队伍建设1206.3.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1216.4政策措施1226.4.1经费保障1226.4.2学生遴选1236.4.3教学管理1246.4.4学籍管理1246.4.5毕业标准1256.4.6教师评聘与考核1266.5国际化培养126参考文献127第7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1287.1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1297.1.1找准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1297.1.2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1307.1.3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1317.1.4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1317.2专业培养方案的构成要素1337.3学校培养标准的重要性1367.3.1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化和特色化1367.3.2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依据1377.3.3制定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标准1377.3.4评估检查“卓越计划”实施情况的根据1387.4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1387.4.1制定学校标准必须满足的要求1387.4.2学校标准的主要构成1397.5学校培养标准的实现1417.5.1学校标准的细化1417.5.2学校标准的实现1417.6课程体系改革与重组1437.7企业培养方案1437.7.1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重要性1437.7.2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1447.7.3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实施者1457.7.4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1467.7.5按照目标功能模块化设计企业培养方案1477.7.6企业培养方案的实施1497.8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1507.8.1国际化不一定要走出国门1507.8.2各种类型的参与高校都能够开展国际化1517.8.3努力营建国际化的办学环境152参考文献153核心篇第8章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1578.1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1588.1.1满足培养目标需要的根本价值1588.1.2体现学科专业领域整体的继承和发展价值1598.1.3反映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独有的特色价值1618.1.4体现学生主体发展的最终价值1638.2“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特征1648.2.1“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独特性1648.2.2“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权变性1658.2.3“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系统性1658.2.4“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多样性1668.3模块化课程体系1668.3.1层次化课程体系结构1678.3.2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1688.3.3“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1718.3.4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1728.4课程体系的改革重组1748.4.1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1758.4.2注重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知识点布局的全面性1768.4.3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关系1778.4.4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1788.4.5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1798.5课程体系的优化1808.5.1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1818.5.2注重实践课程模块的建设1828.5.3重视课外学习不可或缺的作用1838.5.4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1848.5.5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进行教材建设1848.6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185参考文献187第9章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1889.1国外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1899.2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1929.2.1学习方式的研究性1929.2.2学生学习的主体性1939.2.3教师教学的主导性1939.2.4教学活动的互动性1949.2.5学习内容的开放性1949.2.6师生地位的平等性1949.2.7学习方式的灵活性1959.3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1959.3.1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1959.3.2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1979.3.3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1999.4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机理2029.4.1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2029.4.2工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039.4.3社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049.4.4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升2059.5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2059.5.1教师要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和更强的知识应用能力2059.5.2教师的研究成果和造诣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2069.5.3教师必须要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2079.5.4教师需要对教学热爱、投入和研究2079.5.5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合作2089.6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2089.6.1重视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2089.6.2必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2109.6.3处理好研究性学习与基本理论学习的关系2109.6.4研究性学习的教学风格应灵活多样2119.6.5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实施个性化学习2119.6.6最适合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和课程2129.7研究性学习实例说明212参考文献216第10章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21710.1卓越工程师培养对工科教师的要求21810.1.1对工科教师的基本要求21910.1.2对工科教师的工程能力要求22110.1.3工科教师工程能力的最低要求22210.2工科专职教师的引进聘任22310.2.1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出站人员22410.2.2国外著名高校工程专业博士22410.2.3具有海外工程经历的留学人员22510.2.4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企业高层次人员22510.3工科专职教师的在职培养22610.3.1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2610.3.2工程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22610.3.3工程设计开发能力的培养22710.3.4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22710.3.5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22710.4兼职工科教师队伍建设22810.4.1兼职教师的任务职责22810.4.2兼职教师的聘任22910.4.3兼职教师作用的发挥23010.5工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23110.5.1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23210.5.2教学团队的主要任务23310.5.3教学团队组织建设23510.5.4教学团队文化建设23710.6工科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证23810.6.1制定专职教师的聘任与考核标准23810.6.2开设“工程型”教师职务系列24010.6.3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的制度24010.6.4其他制度措施的设立24110.7工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激励24110.7.1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24210.7.2鼓励教师到企业丰富工程实践经历24210.7.3激励教师重视提高工程能力24210.7.4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24310.7.5大力支持教学团队建设244参考文献245第11章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24611.1教育与教学、实践与创新24711.1.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24711.1.2实践是工程的本质24711.1.3实践是创新的基础24811.2工程实践教育模块的构建24811.2.1构建工程实践教育模块的原则24911.2.2工程实践教育模块的构成25011.3工程实践教育途径的开拓25111.4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25311.4.1工程训练的教育属性25311.4.2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25411.5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25611.5.1校企共同建设的内容25611.5.2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主要任务25711.6教师工程实践教育能力的培养25711.6.1教师工程实践教育能力分析25711.6.2专兼职教师实践教育能力的培养25811.7工程实践教育质量的评价260参考文献261第12章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26212.1校企全程合作是“卓越计划”成功的关键26312.2校企全程合作的主要环节和合作内容26512.2.1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26512.2.2共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6612.2.3共同建设工科教师队伍26712.2.4共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26712.2.5共同制定企业培养方案26812.2.6共同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6912.2.7共同实施企业培养方案26912.2.8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26912.2.9共同评价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27112.3校企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27212.3.1系统全面的合作模式27312.3.2模块化的合作模式27312.3.3基于项目的合作模式 27412.3.4订单式的合作模式27512.3.5顶岗实习的合作模式27612.3.6学工交替的合作模式27712.3.7多专业联合的合作模式27912.3.8课程置换的合作模式28012.4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机制的建立28112.4.1校企合作双方的动机分析28212.4.2校企合作的根本原则: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28212.4.3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 校企合作委员会28312.4.4校企合作的制度保证28412.4.5校企合作的政策激励28412.4.6校企合作的经费保障28512.4.7高校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28612.4.8校内企业研发基地/平台的建设28612.4.9面向企业的校企合作28712.4.10校企合作的运行管理28812.5校企全程合作教育需要的政策法规支持28912.5.1校企合作的国家立法和国家政策28912.5.2校企合作的政府支持28912.5.3校企合作的企业要求29012.5.4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29012.5.5鼓励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29112.5.6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措施292参考文献293第13章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29413.1从战略的高度认识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性29513.1.1经济全球化的要求29513.1.2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29613.1.3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29613.2面向世界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29613.2.1各种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29613.2.2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化的基本要求29713.3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29913.3.1国际化课程的设置29913.3.2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充实30013.3.3国际化课程体系构建要注意的问题30113.4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方式30213.4.1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及其特点30213.4.2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国际化30413.4.3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国际化30413.5改革外语教学30513.5.1重视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30613.5.2将外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30613.6建立国际化的教师队伍30713.6.1教师队伍国际化应具备的条件30713.6.2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的途径30813.7实施多模式国际合作办学31013.7.1国际合作办学的3种模式31113.7.2国际合作办学的其他作用31213.8开展国际化产学研合作教育31313.9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31413.9.1教师的国际交流31413.9.2学生的国际交流31513.9.3国际教育资源共享31613.10营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31613.11国际化中的民族性和本校特色31813.11.1国际化与全球一体化31813.11.2国际化与民族性31913.11.3国际化与本校特色321参考文献322拓展篇第14章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的培养32514.1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32614.1.1对领导力本质的基本认识32614.1.2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意义32714.1.3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重要性32714.1.4发达国家工程人才领导力培养情况32914.2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的构成要素32914.2.1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应具有的个人特质33014.2.2卓越工程师的专业优势33114.2.3卓越工程师领导力的构成要素33214.3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LAR模式33414.3.1领导力培养的最佳方式33414.3.2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LAR模式33514.3.3学生个体因素对LAR模式的影响33714.4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课内学习33814.4.1适用于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方法33814.4.2根据领导力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设计的教学方法34014.4.3领导力教育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341 14.5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课外实践34314.5.1课程实践活动34314.5.2党团班会活动34414.5.3学生社团活动34514.5.4企业实践活动34614.5.5社区服务活动34714.6卓越工程师领导力培养的教师选择34814.6.1校内专任教师34814.6.2工业企业领导者34914.6.3政府官员34914.6.4本校成功校友34914.6.5校内领导干部35014.6.6社区领导者350参考文献351第15章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35315.1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及其要素分析35415.1.1创新及其主要特征35415.1.2创新能力的内涵35515.1.3知识视野35615.1.4创新意识35615.1.5创新思维35715.1.6创新技能35715.1.7创新素质35815.1.8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5815.2卓越工程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35915.2.1创新思维的特征35915.2.2创新思维的构成36015.2.3思维定势的突破36215.3改革课程与教学内容满足创新能力培养36415.3.1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需要具备的特点36415.3.2重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精选通识教育教学内容36515.3.3重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模块36615.3.4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加大选修课程的比重36715.3.5开设专门研讨工程学科专业前沿发展的课程36815.3.6建立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及时提供创新教育素材36815.4推行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36915.4.1研究性学习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作用36915.4.2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是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问题37015.4.3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突破思维定势求新求异37115.4.4组织好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37115.4.5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37215.4.6建立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创新能力提升的教学评价制度37215.5开展创新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创新能力提升37415.5.1创新性实验37515.5.2创新训练项目37615.5.3创新竞赛活动37615.5.4参与研究项目37715.5.5社会创新实践37815.6构建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支持创新能力提升37915.6.1开放式实验室37915.6.2创新实践基地38015.7营造促进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园氛围38115.7.1浓郁的创新文化38215.7.2宽松的文化氛围38215.7.3平等的教学氛围38315.7.4自由的学术氛围38415.7.5和谐的师生关系38415.7.6多样化的创新活动385参考文献385第16章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38716.1特色是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质追求38816.1.1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是人才市场的需要38816.1.2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是学校优势的体现39016.1.3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是人才质量的保证39116.2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形成特色的前提39316.2.1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的因素39316.2.2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的过程39516.3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特征39616.3.1异质性39616.3.2有限性39716.3.3公认性39716.3.4稳定性39816.3.5工程性39816.3.6导向性39916.4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内涵39916.4.1教育教学理念40016.4.2学科专业建设40216.4.3专业培养标准40316.4.4大学文化建设40416.5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形成40716.5.1高校规划的重点40716.5.2学校工作方案40816.5.3专业培养方案40916.5.4干部任期目标40916.5.5教师岗位职责41016.5.6高校年度工作要点41116.5.7高校年度经费预算41216.5.8高校教育教学资源41316.5.9高校教学督导41316.5.10教职工年度考核414参考文献415第17章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41617.1影响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因素分析41717.1.1人才培养定位41717.1.2学科专业确定41817.1.3专业培养方案41817.1.4课程体系改革41917.1.5教学方法改革41917.1.6行业企业合作41917.1.7教师队伍建设42017.1.8学校内部管理42017.1.9政策机制导向42117.2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涵42117.2.1以学生的培养需要为中心42117.2.2贯穿人才培养始末的全过程42217.2.3从各个不同角度入手的全方位42317.2.4全体师生员工参与的全员性42417.2.5采用多种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方式42517.3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42517.3.1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42517.3.2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原则42717.3.3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制定42917.3.4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的组织结构43117.3.5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的多元主体43317.3.6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43417.4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过程监控43517.4.1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过程监控的主要环节43517.4.2单项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过程监控43717.4.3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内部监控44017.4.4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外部监控44117.4.5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监控的方法和途径44417.5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44717.5.1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性质44817.5.2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工作机理44917.5.3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改进信息的收集与反馈45017.5.4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措施45217.6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的质量保障45417.6.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的性质特点45417.6.2企业学习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控45617.6.3企业学习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45917.7大学质量文化的建设46117.7.1大学质量文化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46217.7.2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原则46417.7.3大学质量文化的精神层面建设46617.7.4大学质量文化的制度层面建设46717.7.5大学质量文化的行为层面建设46817.7.6大学质量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47017.8质量保障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47117.8.1质量保障的合格性与发展性47117.8.2质量保障的标准性与特色性47217.8.3质量保障的全面开展与突出重点47317.8.4内部质量保障与外部质量评估47317.8.5工程专业认证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保障47417.8.6应用研究与人才培养475参考文献476附录A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478附录B“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484后记489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品牌/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2322955
条码 9787302322955
编者 林健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3.06
开本 16开
装帧
页数 490
字数 610
版次 1版1次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