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蝴蝶翩翩起舞,小蜜蜂忙忙碌碌,知了在树上引吭高歌,蛐蛐儿在草丛中婉转鸣唱……这些都是昆虫家族中的佼佼者,拥有特殊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可是在昆虫世界中,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昆虫,它们各自遵循造物主赋予的能力,“行走”在自己的生活轨道上,与其他动物一起努力,在地球舞台上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纷呈的节目……
《昆虫世界大百科》(作者云飞扬、魏广振)是“百科大揭秘”系列之一。
《昆虫世界大百科》(作者云飞扬、魏广振)是“百科大揭秘”系列之一
。
《昆虫世界大百科》分为五大部分,从整体到局部,从群体到个体介绍
昆虫生长历程、身体结构以及它们奇奇怪怪的行为,让你充分了解这个奇妙
的小世界,从而关心它们,爱护它们,并与这些小动物和谐相处,让地球更
加美丽。
昆虫世界
什么是昆虫
昆虫的由来
古老的昆虫
昆虫家族
鳞翅目
双翅目
革翅目
缨翅目
同翅目
半翅目
广翅目
脉翅目
捻翅目
膜翅目
步甲科
金龟子科
昆虫的一生
卵中孵化
初临世界
寻找食物
成长历程
昆虫的幼虫
无变态发育
变态发育
蜕皮
化身为蛹
成虫
求偶繁殖
产卵方式
昆虫的死去
昆虫的身体
口器
眼睛
发声器官
翅膀
六肢
昆虫的长须
昆虫的尖角
内部器官
绒毛
毒液
臭气熏天
甲壳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大小不一的昆虫
古怪的行为
趋光性
避光性
昼行昆虫
夜行昆虫
求偶仪式
昆虫音乐家
残忍的行为
昆虫的舞蹈
装死高手
昆虫建筑师
大搬家
集体防御
自相残杀
长途迁徙
益虫和害虫
蜻蜒
豆娘
蜣螂
七星瓢虫
蛇蛉
蚂蚁
切叶蚁
水黾
果蝇
白蚁
蚊子
苍蝇
蝗虫
蟋蟀
螽斯
天牛
蝉
松毛虫
蜉蝣
虱子
跳蚤
昆虫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小动物,可你知道它*大程度的特征是什么吗?怎么
才能把它与其他动物区别开?其实,昆虫*大程度的特征就是身体由若干环节组
成,并且**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中心,长
有口、眼及触角;胸部是长着翅膀和足的运动中心;腹部长着生殖器官和内
脏,是繁衍后代和营养代谢的中心。大多昆虫身体通常要经过变态过程才*
终定型。
昆虫头上的器官**“好玩”,尤其是那一对像天线的触角。触角长在
复眼上方,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具有求爱、寻食、辨别方向等作用。昆
虫在活动时,触角不停地摆动,可接受“信号”,一旦触角受伤,就会影响
正常生活。例如,蚂蚁的触角有定位、传递信息等作用。如果一只蚂蚁发现
大量食物,光靠自己吃不完,于是它就用触角发信息,叫“家人”来帮忙,
因此我们常能看见蚂蚁集体挪食的热闹场面。如果将一只正在路上按既定方
向行走的蚂蚁触角剪去,它就会迷失方向,在原地不停地转圈,而此时也没
法再发信息。
所有昆虫都只有六只足,分长在身体两侧。人类靠两足前后交替运动而
行走,那么昆虫行走时怎么安排其六只足呢?原来它们自有妙招:行走时以
三只足为一组,即身体一侧的前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这样就形成一
个稳定的三角形支架结构,当这边的三只足放在地面并向后蹬时,另外三只
足随即抬起向前,准备轮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用六只足来走路。有些昆虫前足发生变化,
只靠后面四只足行走,螳螂就是典型代表,它们经常把钳子般的前足高举在
胸前,而靠后四只足走路。
昆虫是没有骨骼的,但它们的力量却让人类望而生畏。蚂蚁可以举起比
自己身体重20倍的重物,蝗虫可以跳过自己身长200倍的距离,这对于人类
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虽然昆虫肌肉纤维的构成和人类相差甚远,但科学
家们研究发现,假如有人的肌肉纤维与昆虫的一样,那么他根本无法用力,
因为他的骨骼无法承受这样的重量。在他还没有接近用力之前,骨骼就已经
断裂。既然昆虫没有骨骼,那么它们是如何承受如此大的力量呢?原来,昆
虫的外壳结构**复杂,作用极大。因而,人们就将其甲壳称为“外骨骼”
,它包在身体外面,保护着柔弱的身体。
庞大的昆虫家族的成员们,占据着世界上各种生态环境,从陆地到水中
,从森林到荒漠……足迹几乎遍布优选。经过科学家们多年的辛苦探索,从
已知的昆虫化石中,我们发现早在四亿年前,世界上就有了它们的足迹。那
么,你知道昆虫的老祖宗是谁吗?
昆虫是从水生节肢动物的幼虫演变来的,大约10亿年前,就有早期水生
节肢动物生存在地球上。*初,它们都生活在浅海地区;后来,其向着两个
相反方向进化:一支开进海洋深处,演变成虾、蟹等甲壳动物;另一支则离
开海洋抵达陆地,逐渐演化成蜈蚣、蚰蜒、蜘蛛、蝎子、蜻蜓等多足类,从
水生逐渐转变为陆生。而它们在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历经“坷”,才逐渐
进化为现生的各种各样的昆虫类群。
昆虫从水里登上陆地,为了适应新生活,它们的身体构造不断改变。体
节明显分三部分,前部的几个体节愈合形成了头部,体节上的附肢则演变成
了触角和口器;紧接在头部后面的三个体节仍然保持各自独立,但每个体节
分别发育成了一对强有力的运动器官――足,并成为区别它与其他节肢动物
的一个标志。后来还发育了两对翅膀,共同构成昆虫的胸部;胸部后面的体
节变化不大,仅有腹末体节的附肢演变成了尾须和产卵器官。 原始昆虫和
现代昆虫,它们在身体形态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它们从卵孵化后的幼虫期到
成虫期,只是身体的节数一节节地增加,同时性发育逐步完善成熟。但在不
同时期,环境气候的变化,食物的增减,促使昆虫族群持续演化。例如两亿
年前蟋蟀是不会叫的,到了1.5亿年前左右,有的才学会了简单呜叫,而现
生的蟋蟀大多都能由前翅摩擦产生高亢而富于变化的声音。
昆虫的进化与环境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地球上气候温暖湿润
,林木茂密时,昆虫的繁衍速度也很快,同时为适应这种气候,出现了大型
昆虫,并且形态各异的飞行工具――翅膀,也应运而生。然而到了寒冷时期
,地球上气候干旱,林木减少,有的变得矮小,于是许多大型昆虫的生活出
现困难,翅膀等慢慢退化,身体结构与功能变化,出现新的类群;同时,地
球的演化,出现了新的群体,比如鸟类等,这些动物出现后,将昆虫作为捕
食对象。这样昆虫种族遭到挑战,于是适者生存,它们不断进化,以求生存
。
*早的昆虫出现在3.5亿年前,是比恐龙还早的地球居民,它们几乎是
地球上**批陆生动物。尽管那些古老的昆虫早已绝迹,但是它们在昆虫进
化过程中,以及为后人提供研究昆虫资料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
它们的后代依然生活在地球上,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吧!
过去已知的,*早的昆虫是在泥盆纪中期(3.5亿年前左右)出现的,是
一种体形小,且没有翅膀的昆虫。后来,一次偶然机会,一个尘封在伦敦自
然历史博物馆抽屉中,距今近一亿年的化石被发现。经过科学家反复研究,
*终认为它可能是历目前*早的昆虫――距今四亿年。这个昆虫的遗骸尽管
只有米粒大小,但长有原始的大颚,这种特征只能在有翅昆虫种类中出现,
因此,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世界上*早的有翅昆虫。
大约三亿年前,地球处于石炭纪(这时期地下埋藏了厚厚的煤层,于是
由此得名)。地球上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盛,森林茂密。这一时期,动物
繁衍速度很快,各种动植物的种类在这时都快速增长。环境的变化也促使昆
虫繁殖,并产生新的变化,许多大型昆虫出现,并长有翅膀。有的翅膀强大
有力,能使昆虫迅速飞行,是捕食、御敌的好帮手。如有名的大蜻蜓就是在
这个时候出现的。从已有的化石上发现,古代蜻蜓的双翅上有类似于现代蜻
蜓的褶皱结构,并可以缓缓地扭动全部翅膀。
到了石炭纪末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得地球上许多生物
都灭绝了。不过有些昆虫的生命力比较强,如有翅昆虫。但气候环境的变化
,导致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程不是很顺利,其发育产生分化。成虫的某些性
状,如翅肌在幼虫期被抑制,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虫态――肾态。肾态的出
现是**重要的,它使昆虫的翅由原来外生转变为内生,翅肌由原来幼期生
长转变为肾态时期生长,从而使昆虫向更不错演化。
蛐蛐是蟋蟀当中的一种,并且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距今至少已有1.5亿
年的历史。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被人为饲养。在我国,蛐蛐更是深入人们
的生活,自唐代起就有家养蛐蛐。“斗蛐蛐”也成为一种时尚,上至达官贵
人,下到黎民百姓,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
下。据研究,蟋蟀约有1400种,我国已知的有30余种。P10-15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未来出版社 |
ISBN | 9787541742644 |
条码 | 9787541742644 |
编者 | 云飞扬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11-05-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81 |
字数 | 210.00千字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80g轻型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