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南戏接受研究

编号:
wx1201695329
销售价:
¥71.40
(市场价: ¥85.00)
赠送积分:
71
商品介绍

王良成著的《南戏接受研究》以南戏的舞台与案头接受为基础,清晰地勾勒了中国古代南戏接受的发展与衍变轨迹,详细地描述了南戏特别是《琵琶记》、“四大南戏”的舞台和案头接受情形,以及文人和一般受众之间的不同审美趋向,南戏评点与舞台接受之间的因果关系等。此外,间接的南戏接受、早期的南戏评点起源于观众的剧场感言、《琵琶记》接受过程中的“正误”与“反误”现象、《五伦全备记》与《香囊记》在明清时期的流行并非“不幸而传”等也是本书探究的重点。

王良成,江苏东海人。文学博士。现为杭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点校《南戏文献全编?琵琶记文献全编》200余万字;出版《淳安睦剧》《杭滩佚曲辑考》著作两部;在《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艺术百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论文二等奖”、“第27届田汉戏剧奖?论文二等奖”等3次。

绪论
第一章 南戏接受的衍变和常见形式述论
第一节 南戏接受的衍变及其发展轨迹
第二节 南戏接受的历史分期
一 萌芽期的南戏接受
二 发展期的南戏接受
三 繁荣期的南戏接受
四 衰落、蜕变期的南戏接受
第三节 南戏接受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 两种直接的南戏接受形式
二 间接的南戏接受
第二章 南戏的舞台接受情形考论
第一节 宋元时期南戏的接受情形考论
第二节 明清时期最为受众欢迎的南戏剧作一览
第三节 《破窑记》等30种剧作的活跃成因述论
第三章 南戏的钞行和刊刻
第一节 南戏案头接受的发展轨迹
一 发生阶段:元末明初的南戏案头接受和刊刻
二 发展和高潮阶段:明代中、后期的南戏案头接受和刊刻
三 渐次衰颓阶段:清代的南戏刊刻
第二节 繁荣的全本南戏案头接受
一 白文本全本南戏的刊刻和接受
二 校注、释义本的南戏刊刻和接受
三 评点本的南戏刊刻和接受
四 舞台演出本的南戏刊刻和接受
第三节 选本系统的南戏案头接受
一 零出选本南戏的案头接受和刊(钞)本形态一览
二 零曲选本南戏的案头接受和刊(钞)本形态一览
第四章 明清时期南戏接受的审美趋向
第一节 文人受众南戏接受的审美趋向
一 对典雅曲词的追求
二 对精审音律的执着
三 对教化内容的热衷
四 对发迹变泰的心仪
五 人性弱点的反映
第二节 下层受众南戏接受的情感指向
一 对剧情的热切与曲律的宽疏
二 对本色通俗的语言追求
三 对机趣的看重
四 对“动人”情感的心仪
第五章 接受学视域内的南戏评点
第一节 接受学视域内的南戏评点
第二节 南戏评点的发展轨迹及现存评点本述论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琵琶记》接受
第一节 《琵琶记》的舞台接受
一 文人笔记中的《琵琶记》演出情形概述
二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琵琶记》演出情形概述
三 各类戏曲选本中隐含的《琵琶记》接受情形概述
第二节 《琵琶记》的案头接受
一 明代《琵琶记》的全本刊、钞
二 清刊《琵琶记》述要
三 明清时期的《琵琶记》选本刊刻
第三节 《琵琶记》接受过程中的“正误”与“反误”现象述论
一 《琵琶记》接受过程中的“正误”现象解读
二 《琵琶记》接受过程中的反误现象解读
附 从时本看明清时期《琵琶记》的舞台风貌
第七章 “四大南戏”的接受考论
第一节 “四大南戏”的舞台接受
一 宋元时期“四大南戏”的舞台演出
二 明清时期“四大南戏”的舞台演出
第二节 “四大南戏”的案头接受
一 明刊本“四大南戏”述要
第三节 接受学视域内的《琵琶记》《西厢记》和《拜月亭》的高下之争
一 《琵琶记》和《西厢记》的高下之争
二 《琵琶记》和《拜月亭》的优劣之比
第八章 《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的接受考论
第一节 《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的接受情形考述
第三节 《五伦全备记》和《香囊记》深受欢迎的成因初探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0321686
条码 9787520321686
编者 王良成 著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8-03-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317
字数 334千字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