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泰和乌鸡

编号:
wx1201856631
销售价:
¥85.26
(市场价: ¥98.00)
赠送积分:
85
商品介绍

本书旨在全面系统的介绍泰和乌鸡这一珍贵畜禽品种资源。全书正文共10章,内容包括泰和乌鸡历史及生物学特征、泰和乌鸡药用价值研究、泰和乌鸡肉的营养组成、泰和乌鸡蛋的营养组成、泰和乌鸡精深加工、泰和乌鸡产业、泰和乌鸡知识产权保护、泰和乌鸡养殖技术规范、泰和乌鸡种质资源保护、泰和乌鸡原产地产业链追溯体系。

目录
前言
章 认识泰和乌鸡 1
1.1 泰和乌鸡命名 1
1.1.1 历史悠久 扬名中外 1
1.1.2 科学定义 内涵丰富 2
1.2 泰和乌鸡传说 2
1.2.1 仙女化“鸟” 2
1.2.2 白凤仙子 3
1.2.3 凤姿仙态 3
1.2.4 仙子下凡 4
1.2.5 李时珍曲折寻乌鸡 4
1.2.6 乾隆赐名 4
1.3 泰和乌鸡外貌特征 5
1.3.1 泰和乌鸡的十大特征 5
1.3.2 泰和乌鸡的观赏价值 6
1.4 泰和乌鸡生理特征 6
1.4.1 泰和乌鸡的生物特性 6
1.4.2 泰和乌鸡的生产性能 7
1.5 泰和乌鸡原产地域保护 7
1.6 中国驰名商标泰和乌鸡 8
1.7 泰和乌鸡世界知识产权保护 9
1.8 泰和乌鸡地理标志 9
1.9 小结 10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泰和乌鸡的营养组成 11
2.1 泰和乌鸡肉的基本营养成分 11
2.1.1 水分 12
2.1.2 粗蛋白 12
2.1.3 粗脂肪 13
2.2 泰和乌鸡肉的特征脂质组分 14
2.2.1 不同品种鸡肉的脂质成分 14
2.2.2 不同日龄泰和乌鸡肉的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19
2.2.3 不同性别泰和乌鸡肉的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24
2.2.4 泰和乌鸡和杂交乌鸡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25
2.3 泰和乌鸡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27
2.3.1 泰和乌鸡肉全蛋白组成 28
2.3.2 不同日龄泰和乌鸡肉差异蛋白 28
2.3.3 不同性别泰和乌鸡肉差异蛋白 32
2.3.4 小结 33
2.4 泰和乌鸡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34
2.4.1 不同品种鸡肉的氨基酸组成 34
2.4.2 小结 37
2.5 泰和乌鸡的黑色素分析 37
2.5.1 泰和乌鸡黑色素的提取 37
2.5.2 泰和乌鸡黑色素的结构性质分析 37
2.5.3 泰和乌鸡黑色素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 39
2.5.4 小结 40
2.6 泰和乌鸡的维生素组成分析 40
2.6.1 泰和乌鸡和杂交乌鸡的维生素组成 41
2.6.2 小结 44
2.7 泰和乌鸡的矿物质元素组成分析 44
2.7.1 泰和乌鸡基本矿物质成分分析 44
2.7.2 不同日龄泰和乌鸡的主要矿物质组成 48
2.7.3 不同性别泰和乌鸡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51
2.7.4 不同部位泰和乌鸡的主要矿物质组成 53
2.7.5 原种泰和乌鸡和杂交乌鸡的鉴别 55
2.8 泰和乌鸡骨多糖组成分析 56
2.8.1 泰和乌鸡硫酸软骨素的提取 57
2.8.2 泰和乌鸡硫酸软骨素的FTIR结构表征 57
2.8.3 硫酸软骨素纯化物的HPLC检测结果与分析 58
2.8.4 小结 59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泰和乌鸡蛋营养成分分析 62
3.1 科学视角下的泰和乌鸡蛋 62
3.2 泰和乌鸡蛋品质分析 63
3.2.1 泰和乌鸡蛋外观品质分析 63
3.2.2 小结 65
3.3 泰和乌鸡蛋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65
3.3.1 三种鸡蛋基本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66
3.3.2 小结 68
3.4 泰和乌鸡蛋黄脂质组成分析 68
3.4.1 泰和乌鸡蛋黄脂质分子组成 68
3.4.2 小结 70
3.5 泰和乌鸡蛋清氨基酸组成分析 71
3.5.1 三种鸡蛋清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71
3.5.2 小结 73
3.6 泰和乌鸡蛋维生素组成分析 73
3.6.1 三种鸡蛋维生素组成分析 73
3.6.2 小结 75
3.7 泰和乌鸡蛋矿物质组成分析 75
3.7.1 三种鸡蛋矿物质组成分析 75
3.7.2 小结 77
参考文献 77
第4章 泰和乌鸡药用价值研究 79
4.1 泰和乌鸡对医学的历史贡献 79
4.2 泰和乌鸡古代医学研究 80
4.2.1 历代评述 80
4.2.2 功效详述 81
4.3 泰和乌鸡现代医学研究 84
4.3.1 药理研究 84
4.3.2 药效研究 85
4.4 小结 86
参考文献 86
第5章 泰和乌鸡精深加工 87
5.1 泰和乌鸡精深加工技术 87
5.1.1 泰和乌鸡食用产品及加工技术 87
5.1.2 泰和乌鸡酒产品及加工技术 90
5.1.3 泰和乌鸡药用产品及加工技术 91
5.2 泰和乌鸡系列产品市场分析 92
5.2.1 泰和乌鸡系列产品的市场价值 92
5.2.2 泰和乌鸡系列产品的市场前景 93
5.2.3 泰和乌鸡网络销售潜力巨大 94
5.3 泰和乌鸡精深加工发展趋势 94
5.3.1 提高加工水平,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94
5.3.2 专业化、组织化 95
5.3.3 产业规模化,标准化 95
5.4 小结 95
参考文献 96
第6章 泰和乌鸡(蛋)保种溯源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97
6.1 产业现状 97
6.1.1 养殖规模与类型 97
6.1.2 深加工现状 98
6.1.3 泰和乌鸡及相关产品网络销售情况 99
6.2 系统设计 100
6.2.1 系统设计目标 100
6.2.2 系统整体框架 100
6.2.3 数据库分析 102
6.3 追溯流程 103
6.4 系统功能设计 104
6.4.1 政府监管平台 104
6.4.2 企业应用平台 107
6.4.3 追溯查询平台 109
6.4.4 电子商务平台 111
6.4.5 数据中心管理平台 112
6.4.6 设备功能说明 114
6.4.7 原种场互联网 118
6.5 小结 121
参考文献 121
第7章 泰和乌鸡产业 124
7.1 泰和乌鸡产业发展大事记 124
7.2 泰和乌鸡产业发展现状 125
7.2.1 泰和乌鸡产业发展历程 125
7.2.2 泰和乌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7
7.2.3 泰和乌鸡产业分析 128
7.3 泰和乌鸡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28
7.3.1 发展思路 129
7.3.2 发展对策 129
7.4 小结 131
参考文献 132
第8章 泰和乌鸡养殖技术规范 133
8.1 泰和乌鸡种蛋的孵化技术操作规程 133
8.1.1 孵化器及孵化室消毒 133
8.1.2 试机、定温、定湿 134
8.1.3 种蛋的选择 134
8.1.4 种蛋的消毒 134
8.1.5 孵化 134
8.2 雏鸡的饲养技术规程 138
8.2.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38
8.2.2 挑选初生雏鸡 139
8.2.3 雏鸡进栏饲养 140
8.3 育成鸡的饲养技术规程 144
8.4 种鸡的饲养技术规程 148
8.5 泰和乌鸡产地检疫规范 151
8.6 泰和乌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153
8.7 泰和乌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155
8.8 泰和乌鸡养殖基地环境与设施标准 158
8.9 泰和乌鸡包装标识规定 163
8.9.1 包装标识 163
8.9.2 数码防伪 164
8.10 泰和乌鸡运输操作规程 165
8.11 小结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9章 泰和乌鸡种质资源保护 167
9.1 泰和乌鸡种质资源保护现状 167
9.2 泰和乌鸡种质资源保护技术方法 168
9.2.1 常规保护方法 168
9.2.2 活体保护 168
9.2.3 冷冻保存种质资源 168
9.2.4 分子遗传标记监测保种 169
9.3 泰和乌鸡种质资源保护改进措施 169
9.3.1 加大种质资源保护,确保种质安全 169
9.3.2 构建泰和乌鸡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70
9.4 小结 170
参考文献 171
附录 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中允许使用的药物 172

    章 认识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Gallus aallus domesticus Brisson)是在泰和县域内特定的水质、气候环境下孕育的一个独特物种,以其独特的观赏性和珍贵的药用、营养、保健价值而驰名海内外。泰和县是泰和乌鸡的专享发祥地,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泰盆地中心,风景秀美,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光能充足,河流众多,水土中富含磷、钾、钙、硒等有效营养成分。泰和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孕育了泰和乌鸡。
    1.1 泰和乌鸡命名
    1.1.1 历史悠久 扬名中外
    泰和乌鸡(图1.1)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鸡属,是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特产,我国特有的禽类种质资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其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而得名;因其通体白羽又得名曰白绒鸡、丝羽鸡、丝羽乌鸡。
    图1.1 泰和乌鸡
    乌鸡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的饲养及药用历史,很早史载见于公元前206年的《豫章书》(“凡伤寒头痛发热 若虚极寒极之症,加姜、盐和武山鸡煎汤服之即愈。”)。
    泰和县武山汪陂途村有一涂姓的养鸡世家。据《涂氏族谱》记载:“武山西麓下,松林杂植,森罗左釉冬溪水汪汪,长年不竭,因名汪溪,吾涂氏盛唐时辟基之。地产红冠、绿耳、白毛乌鸡,乡人称为羊毛鸡,性很补益,巨家显宦多求购之。”
    日本《家禽图谱》和《农业大辞典》称泰和乌鸡为乌鸡。我们称之为乌鸡(《普洛方》)、药鸡(《动物学大辞典》)、竹丝鸡(《陆川本草》)、泰和鸡(《本草纲目》)、武山鸡、绒毛鸡、松毛鸡、墨脚鸡、丛冠鸡、穿裤鸡(中药名)。
    据历史记载,原始乌鸡早期体型、外貌、毛色等不一,由雏形初步形成品种,由血缘紊乱,遗传性状极不稳定至遗传性状的相对统一,经过166~240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品种特征相对固定。目前,我国饲养量很大、分布很广的是白色丝羽乌鸡。因其独具“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又有“十全禽”之称。
    近年来,随着关于泰和乌鸡各项研究的展开,为统一认识、选种,保持该鸡种具有一致的遗传特性与生态特征,在翔实分析有关泰和乌鸡形成史料后,部分学者认为应以“中国泰和乌鸡”命名更为适宜。
    1.1.2 科学定义 内涵丰富
    1. 生物学概念
    泰和乌鸡是指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饲养的,具有“十全”特征的丝羽乌鸡。其体形娇小玲珑,外貌独特,集药用、滋补、观赏于一体,是药膳两用的珍贵禽类种质资源。
    2. 知识产权概念
    泰和乌鸡指“泰和乌鸡及图”注册商标,中国地理标志。
    “泰和乌鸡”应同时符合中国地理标志保护管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符合泰和乌鸡国家质量标准(GB/T 21004—2007)的基本要求,饲养时间必须达到90 天以上。
    1.2 泰和乌鸡传说
    1.2.1 仙女化“鸟”
    相传很早以前,在西岩修炼的吕洞宾想请云游到此的另外七仙饮西天瑶池的琼浆玉液,便派仙童上天取,但吝啬的王母娘娘不肯答应。她身边的一对白凤仙子有心相助,便悄悄地飞到武山岩上,把嘴一张,吐出甘甜的琼浆玉液,顷刻间,那琼浆玉液化作一泓清泉,从西岩飞流而下,使“八仙”大饱口福。不料,此事被王母娘娘得知,她一怒之下,把二位白凤仙子投入熊熊烈火之中,但仙子精灵不散,化作一对白凤鸡冲出烈焰,栖落在武山西岩山麓。虽然它们皮肤、骨骼、内脏都已烧得焦黑,而洁白的羽毛却丝毫未损,依然如故。从此,白凤乌鸡就在西岩山麓的汪溪繁衍生息,流传至今。
    1.2.2 白凤仙子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武山虽不高,却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传此处原本没有山,不知何时,一座巍峨大山拔地而立,人们称它为新山。新山引得“八仙”从天而降。吕洞宾一时兴起,在石壁上长笔一挥,写下两个大字—“武山”。恰逢重阳佳节,处处丹桂飘香,金菊怒放,一派祥和景象。“八仙”便乘兴登临武山,饮酒论道,赏景赋诗。武山的风物美景使“八仙”深深陶醉,“八仙”便相约500 年后的重阳节再游武山。殊不知,500 年后“八仙”故地重游,但见武山一带妖魔作怪,民不聊生,颓废不堪。吕洞宾遂与诸仙商定,择武山武叠峰北岩开坛炼丹,以济苍生。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炼,丹药炼成,正待出炉,忽然天昏地暗,妖风大作,仙丹危在旦夕。“八仙”一面合力与妖魔斗法,一面急向王母娘娘求救。王母娘娘速遣身边的侍女—两位白凤仙子携瑶池琼浆玉液下凡护丹。当时“八仙”与妖魔苦斗正酣,两位仙女将琼浆玉液置于炼丹炉中,“八仙”顿时功力大增,将妖魔降除。两位仙女却被妖风卷入炼丹池,忍受烈焰锻炼,皮肉、内脏、骨头倶被烧得焦黑。丹药出炉后,“八仙”悬壶济世,普度众生,武山一带遂得太平。仙女涅槃,化成一对白凤仙子,为防止妖魔再次兴风作浪,白凤仙子自愿留在人间,为百姓祛病驱邪,造福天下,这就是人们今天所说的武山泰和乌鸡。
    1.2.3 凤姿仙态
    又有一传说,从武山西岩流下的泉水里溶入了武姥炼丹的仙方妙药,汪溪凃村的鸡嬉于溪畔,常饮此水,久而久之,便成白毛乌骨,凤姿仙态。乾隆年间,榜眼姚颐作过一首有名的四十句长诗《赋鸡诗》,对泰和乌鸡的起源作了生动的描述:“名鸡来自家江南,虎鼻峰北岩穹嵁,传说仙人炼丹汞,丹泉流出山下潭。村鸡膈膊戏潭侧,金膏玉液口且含,仙成种类甲天下,此语或合齐东参。”乌鸡因常饮溶入了武姥炼丹的仙方妙药形成凤姿仙态,虽是神话,但它唯有常饮武山泉水才不变种,倒是事实,故有“不饮武山水,不是武山鸡”之说。究其原因,许是武山泉水中含有与其他泉水不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致。
    1.2.4 仙子下凡
    相传很久以前,仙人吕洞宾在虎鼻峰(今江西省泰和县武山二指峰)炼丹。丹成那日,吕洞宾宴请七仙庆贺,并向王母娘娘借来琼浆玉液,正当众仙开怀畅饮时,一对野鸡从林中飞向炼丹池,喝了丹泉,顿成白凤仙子。吕洞宾很不高兴,诉之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听后,微微一笑,说:“这是天机,该让它下凡了。”说完,菩萨用手指朝虎鼻峰方向一点,白凤仙子便降于人间,变成了乌鸡。如今在武山二指峰仍然可见传说中的炼丹旧址,在那里有一个泉水窝,名曰“炼丹池”。池深八九寸,直径不上两尺,泉水清澈甘洌。奇异的是,池水终年不溢,再多人喝,池水也不干涸。
    1.2.5 李时珍曲折寻乌鸡
    相传为著《本草纲目》以治病济世,李时珍常常跋山涉水搜求民间的良方与药物标本。某一日,他经过一个村庄,遇到一位妇女因为产后身虚、缺乏滋养而濒危,但当他上前把脉时已经为时已晚。这件事对李时珍触动颇深,他黯然离开村庄后,决心找到一种具有滋补功效,方便百姓强身益体的药膳珍品。
    这天,他行至岭南,巧遇一位老者,闲谈中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的侍女白凤仙子为了给百姓祛病驱邪、造福天下,自愿化身为一对美丽的白毛乌鸡—武山鸡,成为有补虚劳、养身体功效的珍禽,逐渐在岭南深山繁衍生息。抱着一丝希望,李时珍立即深入岭南深山寻找乌鸡,但因风餐露宿、靠前虚弱而晕倒在峡谷之中。当他苏醒后,只闻见一股浓郁的鸡汤香味。原来,他被当地村民救起,村民正在煲乌鸡汤给他调养身体。这个小村庄正是世代饲养乌鸡的世外之地。李时珍向村民说明自己寻找乌鸡治病救人的目的后,村民深受感动,于是赠送他一批血统很纯正的白羽乌鸡。深入研究后,李时珍发现乌鸡具有独特的滋养肝肾、养血益精、健脾固冲等滋补价值,便将它编入《本草纲目》中,曰:乌鸡,味甘,补虚,膳食很好。李时珍认为,乌鸡食用方法与普通鸡大致相同,但用血统原始纯正、天然环境生长的乌鸡以熬炖方式食用,滋补功效更佳,且具有汤水清亮、口感细嫩、鲜味醇厚的风味。
    1.2.6 乾隆赐名
    清朝乾隆年间,泰和县武山村涂文轩将泰和乌鸡进贡给朝廷,乾隆帝赞不绝口,赐名“武山鸡”,列为贡品,并命人将乌鸡置于后宫饲养,定制皇后、妃子们观赏。乌鸡在众多珍禽异鸟中,以超尘脱俗的神韵气质,倾倒后宫佳人,被昵称为“白凤仙子”。不仅如此,乾隆帝还广阅医典,深研乌鸡药用价值,并令御医根据《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相关记载,结合前人的临床经验,修订配方,将乌鸡制成丸药,由同仁堂承制,即。
    1.3 泰和乌鸡外貌特征
    泰和乌鸡具有特殊种质性状和经济价值的品种资源,是药、肉、蛋、观赏兼用型多用途鸡种。
    1.3.1 泰和乌鸡的十大特征
    泰和乌鸡性情温顺,体躯短矮,头长且小,颈短,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极易与其他品种区别。泰和乌鸡民间“十全十美”之说,是指泰和乌鸡的十大特征。
    1. 丛冠
    丛冠也有凤冠之称,母鸡冠形较小,色黑,单冠较少,多为草莓冠形或桑葚冠形,就如一位雾鬓云鬟、体态娇媚的贵妇人;公鸡冠形较大,紫红色,多为玫瑰冠形,好似一位玉冠束发、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
    2. 缨头
    头很好有一撮白色直立细绒毛,好似一顶蓬松细密的雪白绒帽,母鸡尤为明显。
    3. 绿耳
    耳呈孔雀蓝色,也有古铜绿色,但数量较少,孔雀蓝尤以60~150日龄很为明显,成年后随着时间的推延,蓝色逐渐消退,被紫红色所替代。
    4. 胡须
    下颌处长有较长的细绒毛,形似胡须,飘逸柔顺;母鸡的胡须略长于公鸡的,显得更加温顺可亲。
    5. 丝毛
    全身被盖白色丝状绒毛,公、母鸡主翼羽及公鸡尾羽有少数扁羽。
    6. 毛脚
    两腿外侧长有丛状绒羽,跖部长有细密白毛,似裙装、毛裤。
    7. 五爪
    普通鸡为四爪,而泰和乌鸡在两脚的后趾基部又生一趾,为五爪。传说龙有五爪,又称其为“龙爪”。变异或杂种类型也有一只脚为四或六只爪。
    8. 乌皮
    乌鸡全身皮肤、眼、喙、爪均为黑色,舌色有深有浅。
    9. 乌肉
    全身肌肉、脏器及腹内脂肪均为乌黑色,胸肌和腿肌色呈浅黑色。
    10. 乌骨
    骨膜上有大量黑色素沉积,漆黑发亮,骨质及骨髓为浅黑色。
    1.3.2 泰和乌鸡的观赏价值
    泰和乌鸡以美丽的外貌、丰富的营养、特殊的药效驰名中外,为我国古代有名鸡种之一。它是封建社会进贡的皇宫珍品。1915 年,在巴拿马靠前贸易博览会上被定为“世界观赏鸡”名扬优选。1974 年,被列为靠前标准品种。这种珍禽又曾于1988 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8 届世界家禽会议暨博览会上展出,其形体优美,羽毛洁白如絮,博得群众的赞赏。
    1.4 泰和乌鸡生理特征
    1.4.1 泰和乌鸡的生物特性
    泰和乌鸡饲养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在生态条件的自然选择下,世代衍生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它具有体小、敏捷、觅食力强、适应性好等特点。
    1. 适应性
    成鸡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患病较少,但幼雏体小,体质弱,抗逆性差,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其易病,易死,难养。但经多年来的选育研究和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育雏率、育成率和种鸡存活率均达到95%左右。泰和乌鸡耐热性很强,但怕冷怕湿,饲养中应特别注意。
    2. 胆小怕惊
    泰和乌鸡胆小,一有异常动静即会造成鸡群受惊,影响生长发育和产蛋,因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607881
条码 9787030607881
编者 张春晖,米思,贾伟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9-03-01 00:00:00.0
开本 B5
装帧 平装
页数 184
字数 220000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