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民族心理学

编号:
wx1201866288
销售价:
¥150.66
(市场价: ¥186.00)
赠送积分:
151
商品介绍

“中国梦”是56个民族的共同愿景。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民族心理学研究不同民族人们的社会行为、内在心理特点和规律,涉及特定民族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在现阶段,我国民族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了解民心、测查民愿、实现民志、增进民福。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均以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为基础,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工作措施的采取必须切合少数民族同胞的心理。民族心理学在这方面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族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心理学与人类学、民族学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在民族心理学内部,既有人类学的质性研究取向,又有心理学的量化研究取向,既有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又有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两种研究取向长期相向而行,却较少沟通。本书是整合两种研究取向的尝试。本书包括七编:民族心理学引论、民族意识论、民族认知论、民族语言论、民族动机论、民族人格论、民族交往与民族心理健康论。本书体系新颖、内容全面、资料丰富、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既重视民族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理论的阐述,又重视具体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重视具体研究成果的说明。本书对靠前已有民族心理研究成果做了系统总结,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对民族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积家(1955—),字隽生,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民委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编委、《心理科学》编委、《心理学探新》编委。主要研究专长为心理语言学和民族心理学。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在靠前外期刊发表论文58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论文110篇。获省部级很好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项4项,三等奖4项。在心理学界、语言学界、民族学界和教育学界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目 录编 民族心理学引论1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1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1.1 民族的一般概念1.1.2 民族的基本属性1.1.3 民族心理的内涵与外延1.1.4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1.2 民族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2.1 民族心理学的对象特点1.2.2 民族心理学的学科特点1.2.3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3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1.3.1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1.3.2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价值2 民族心理学史略2.1 民族心理学的历史渊源2.1.1 民族心理学的哲学来源2.1.2 民族心理学的心理学来源2.1.3 民族心理学的人类学来源2.1.4 民族心理学的语言学来源2.2 国外民族心理学思想简介2.2.1 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2.2 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2.3 勒庞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2.4 维果茨基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2.5 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2.6 洪堡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2.7 心理人类学者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3 民族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2.3.1 梁启超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3.2 费孝通的民族心理学思想2.3.3 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脉胳2.3.4 中国民族心理学的最新发展2.3.5 民族心理学的发展趋势3 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 民族心理研究的方法论3.1.1 民族心理研究的属性3.1.2 民族心理学的方法论3.1.3 民族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3.2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3.2.1 跨文化研究的起源3.2.2 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方法论3.2.3 传统跨文化民族心理研究的转向——文化进化论3.3 民族心理学的定性研究方法3.3.1 田野调查法3.3.2 文献研究法3.3.3 语言学分析法3.3.4 扎根理论3.3.5 中国古代的定性研究法3.4 民族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3.4.1 测验法3.4.2 实验法3.4.3 内容分析法第二编 民族意识论4 民族意识4.1 民族意识的概念4.1.1 民族意识的历史探源4.1.2 民族意识内涵的发展与争论4.1.3 民族意识与民族心理4.2 民族意识的结构4.2.1 民族意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4.2.2 民族意识的分层和分类4.2.3 民族意识的心理结构4.2.4 民族意识的功能4.3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国家意识的关系4.3.1 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的关系4.3.2 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4.4 社会现代化与民族意识的变迁4.4.1 民族意识的社会特性4.4.2 民族意识产生演变的一般规律4.4.3 社会现代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5 民族认同与民族自尊5.1 民族认同5.1.1 民族认同的概念5.1.2 民族认同的结构5.1.3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5.1.4 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5.1.5 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5.1.6 民族认同与语言态度5.2 民族认同的理论基础5.2.1 社会认同理论5.2.2 认同发展理论5.3 民族认同形成的阶段5.3.1 Phinney的三阶段民族认同发展模型5.3.2 Cross的黑人民族认同发展模型5.3.3 Helms的民族认同发展模型5.4 民族认同的研究方法5.4.1 问卷法5.4.2 实验法5.4.3 投射法5.4.4 田野调查法5.5 民族自尊5.5.1 自尊5.5.2 民族自尊5.6 民族认同研究的发展5.6.1 现存问题5.6.2 研究展望6 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6.1 文化的概念与类型6.1.1 什么是文化6.1.2 文化类型6.1.3 文化模式6.1.4 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关系6.2 文化冲突与民族意识6.2.1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更多的文化冲突6.2.2 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史上的普遍现象6.2.3 文化冲突与民族意识的关系6.3 文化融合与民族意识6.3.1 文化融合论6.3.2 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辩证关系6.3.3 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6.3.4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文化大融合6.3.5 民族意识与文化融合的关系第三编 民族认知论7 民族认知的形成与发展7.1 民族认知与民族文化7.1.1 心理学层面的认知7.1.2 民族认知与民族文化的关系7.2 影响民族认知形成的因素7.2.1 地理环境因素7.2.2 生产方式因素7.2.3 传统习俗因素7.2.4 宗教信仰因素7.3 民族文化影响民族认知7.3.1 民族文化影响场景知觉7.3.2 民族文化影响面孔知觉7.3.3 民族文化影响时间知觉7.3.4 民族文化影响思维类型7.3.5 民族文化影响工作记忆7.3.6 民族文化影响社会认知8 民族颜色认知8.1 颜色心理概述8.1.1 颜色的基本特性8.1.2 颜色的光谱系统8.1.3 颜色的心理感应8.2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理论8.2.1 普遍进化理论8.2.2 语言关联性假设8.2.3 折衷理论8.3 不同民族儿童的颜色命名和颜色偏好研究8.3.1 不同民族儿童颜色命名研究8.3.2 不同民族儿童颜色偏好研究8.4 不同民族个体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1 汉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2 彝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3 白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4 纳西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5 纳日人(摩梭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6 傈僳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7 普米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8 鄂伦春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9 蒙古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10 藏族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11 日本人的颜色词概念结构8.4.12 不同民族颜色词概念结构的对比8.5 不同民族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8.5.1 汉族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8.5.2 日本大学生的颜色词联想8.6 民族语言、文化与颜色知觉8.6.1 来自颜色知觉的行为证据8.6.2 来自儿童颜色词习得的证据8.6.3 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8.7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9 民族亲属关系认知9.1 亲属关系的理论9.1.1 亲属类型理论9.1.2 社会进化理论9.1.3 单系血统理论9.1.4 亲属结构理论9.2 不同民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研究9.2.1 汉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2 纳西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3 摩梭人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4 傣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5 彝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6 白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7 维吾尔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8 羌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9 基诺族亲属词的概念结构9.2.10 影响亲属词概念结构的因素9.3 语言对亲属关系认知的影响9.3.1 亲属词影响亲属关系认知的机制9.3.2 民族语言影响民族亲属关系认知9.4 差序格局、空间隐喻与亲属关系认知9.4.1 差序格局9.4.2 空间隐喻9.4.3 亲属词的空间隐喻研究10 民族认知方式10.1 认知方式概述10.1.1 认知方式的内涵10.1.2 认知方式的类型10.1.3 认知方式的理论构想10.2 不同民族的认知方式比较10.2.1 认知方式的发展规律是分化还是整合?10.2.2 认知方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10.2.3 认知方式是否存在民族差异?10.2.4 认知方式与其他变量关系如何?10.2.5 认知方式研究对教育的启发10.3 影响不同民族认知方式的因素10.3.1 遗传因素的影响10.3.2 环境因素的影响10.3.3 我国不同民族的生态文化背景11 民族智力11.1 智力的概念和结构11.1.1 传统智力观11.1.2 现代智力观11.2 智力理论11.2.1 智力测验取向的智力理论11.2.2 认知加工取向的智力理论11.2.3 神经效能和神经结构理论11.2.4 PASS模型11.2.5 生态文化取向的智力理论11.2.6 关于智力本质的认识与思考11.3 智力与种族11.3.1 不同人种的脑与智力的关系11.3.2 人种差异与大脑认知功能的差异11.4 智力与文化11.4.1 智力是一个社会概念11.4.2 智力与文化关系的理论11.4.3 不同文化对智力的不同理解——智力的内隐观11.4.4 文化智力的概念11.4.5 文化智力的结构11.4.6 文化智力与智力、人格11.4.7 文化智力的测量11.4.8 文化智力的类型11.4.9 文化智力的培养11.5 我国不同民族智力的研究11.5.1 对民族智力观的普遍性与相对性探究11.5.2 民族智力水平的差异性11.5.3 不同民族情绪智力比较11.6 影响不同民族智力测验公平性的因素11.6.1 民族智力测验的常用工具11.6.2 影响民族智力测验公平性的因素11.7 影响不同民族智力发展的因素11.7.1 遗传因素11.7.2 文化因素11.7.3 家庭因素11.7.4 学校因素第四编 民族语言论12 民族语言认知12.1 色彩纷呈的民族语言12.1.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况12.1.2 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概况12.2 东巴文认知研究12.2.1 东巴文的认知特点12.2.2 东巴文形、音、义的激活进程12.2.3 东巴文与图画、甲骨文、汉字以及英文词的认知比较12.2.4 对东巴文认知性质的眼动研究12.2.5 东巴文黑色素字认知研究对知觉表征和语义表征关系的启示12.2.6 东巴文在幼儿和智障儿童汉字学习中的作用12.3 水书的构造和认知12.3.1 水书造字法研究12.3.2 水书文字编码研究12.4 不同类型的象形字与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12.4.1 象形字的类型及特点12.4.2 象形字与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12.4.3 象形字认知加工机制分析12.5 维吾尔语认知研究12.5.1 维吾尔语的特点及认知机制12.5.2 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12.5.3 维吾尔语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12.6 蒙古语认知研究12.6.1 蒙古语词汇认知研究12.6.2 游牧文化与蒙古语词汇认知12.6.3 蒙古语的时间词与时间认知13 民族语言对民族心理的影响13.1 语言在民族心理形成中的作用13.1.1 语言关联性假设13.1.2 新的语言关联性理论13.1.3 民族语言和文化影响民族认知13.2 语言对空间认知的影响13.2.1 语言影响空间参考框架选择13.2.2 语言空间影响认知空间13.3 语言对时间认知的影响13.3.1 时空隐喻的产生及相互关系13.3.2 时空隐喻建构的影响因素13.3.3 不同民族或群体的时空隐喻差异13.4 语言对民族思维的影响13.4.1 汉语影响汉族思维13.4.2 不同民族的语言差异与思维差异的同步性13.5 语言对民族人格的影响13.5.1 汉民族的人格结构与其文化特点13.5.2 汉民族对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认知13.5.3 神巫文化和文学对民族人格的影响14 双语与双言心理14.1 双语与双言概述14.1.1 双语和双语者14.1.2 双言和双言者14.1.3 双语研究的核心问题14.2 中—英双语者与中—日双语者的语言心理研究14.2.1 中—英双语者语码切换研究14.2.2 中—英双语者语义饱和效应研究14.2.3 双语心理词典研究的新进展14.2.4 双语经验对其他认知能力的影响14.3 民族语言—汉语—英语三语者语言心理研究14.3.1 少数民族三语者的语言表征和联系方式14.3.2 少数民族地区三语研究的未来的方向14.4 方言—普通话双言者语言心理研究14.4.1 双言者的语言表征14.4.2 双言对认知能力的影响14.4.3 双言对语言态度的影响第五编 民族动机论15 民族需要与民族动机15.1 个体需要和动机15.1.1 需要的概念与特征15.1.2 需要的分类15.1.3 动机的概念与特征15.1.4 动机的分类15.2 民族需要和动机15.2.1 个体需要与民族需要的关系15.2.2 不同民族需要和动机特点的比较15.3 民族特异的心理需要和动机15.3.1 汉民族特异的心理需要和动机15.3.2 少数民族特异的心理需要和动机16 民族宗教心理16.1 宗教信仰在民族心理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16.1.1 宗教信仰对民族意识的提升作用16.1.2 宗教信仰对民族认知的影响16.1.3 宗教生活对民族想象的影响16.1.4 宗教信仰对民族群体人格的影响16.1.5 宗教对妇女社会化的影响16.2 影响民族宗教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6.2.1 民族宗教认知16.2.2 民族宗教需要16.2.3 民族宗教情感16.2.4 民族社会变迁16.3 巫术与民族心理16.3.1 巫术及其文化心理基础16.3.2 巫术对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16.3.3 民族巫术与心理治疗第六编 民族人格论17 民族人格结构和民族人格特征17.1 人格的共同性与差异性17.1.1 人格与人格结构17.1.2 民族人格的含义和结构17.1.3 对民族人格与文化关系的探索17.1.4 民族人格的研究方法17.2 中西方的人格结构比较17.2.1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相似性17.2.2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差异性17.2.3 中国各民族人格结构比较17.2.4 民族性别的人格结构比较17.3 影响民族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7.3.1 民族人格的特性17.3.2 影响民族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8 汉族人的人格特征18.1 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与特征18.1.1 中国人的五因素人格结构——基于“大五”人格理论的研究18.1.2 中国人的四因素人格结构——基于CPAI/CPAI-2量表的研究18.1.3 中国人的六因素人格结构——基于CPAI/CPAI-2量表与大五人格的联合研究18.1.4 中国人的七因素人格结构——基于QZPAS及QZPS量表的研究18.1.5 几种人格结构论比较18.1.6 中国人的人格特征18.1.7 基于七因素结构提出的中国人的人格特征18.2 汉族的人格结构和特征18.2.1 汉族的七因素人格结构18.2.2 汉族的三维人格结构——基于自由分类法研究18.2.3 汉族不同于少数民族的人格特征18.2.4 汉族人格特征的地域差异18.3 汉族的人格理论与人格原型18.3.1 古代汉族的人格理论18.3.2 古代汉族人格理论的特点18.3.3 对汉族人格原型的实证研究18.4 汉族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18.4.1 行为归因假设18.4.2 “体验型”文化18.4.3 “文化”的意义18.4.4 民族生态文化18.4.5 传统哲学思想19 世界主流民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人格特征19.1 世界主流民族的人格特征19.1.1 英吉利民族的人格特征19.1.2 美利坚民族的人格特征19.1.3 法兰西民族的人格特征19.1.4 德意志民族的人格特征19.1.5 俄罗斯民族的人格特征19.1.6 大和民族的人格特征19.2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格特征19.2.1 壮族的人格特征19.2.2 回族的人格特征19.2.3 维吾尔族的人格特征19.2.4 彝族的人格特征19.2.5 蒙古族的人格特征19.2.6 藏族的人格特征19.2.7 朝鲜族的人格特征19.2.8 纳西族的人格特征20 民族性别角色文化20.1 性别角色的概念20.1.1 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别角色20.1.2 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20.2 传统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性别角色文化20.2.1 “男尊女卑”性别角色文化的形成20.2.2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20.2.3 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尊女卑”观念的残留影响20.3 西方文化中的“女权主义”性别角色文化20.3.1 女权主义的形成——波妇女运动20.3.2 女权主义的兴起——第二波妇女运动20.3.3 当代的女权主义20.4 当代“男女平等”性别角色文化20.4.1 西方社会的男女平等20.4.2 中国社会的男女平等20.4.3 对男女平等的反思与展望20.5 丰富多彩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性别角色文化20.5.1 傣族:“重女不重男”的母系群体20.5.2 摩梭人:“重女不轻男”的母系群体20.5.3 白族: 两性和谐的性别文化20.5.4 彝族: 父权衰落,两性权利渐趋平等第七编 民族交往与民族心理健康论21 民族交往心理21.1 民族交往的特点21.1.1 民族交往的群体性21.1.2 民族交往的文化性21.2 民族交往的类型21.2.1 民族政治交往21.2.2 民族经济交往21.2.3 民族文化交往21.2.4 民族社会交往21.3 民族交往的心理要素21.3.1 民族交往的需要与动机21.3.2 民族交往认知21.3.3 民族交往情感21.3.4 民族交往意识21.3.5 民族交往行为21.4 促进民族和谐交往的途径21.4.1 寻求“和谐”是良好民族关系与族际和谐交往的心理基石21.4.2 理性面对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和文化选择21.4.3 尊重“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格局21.4.4 宗教心理是民族交往中不容忽视的内容21.4.5 维护民族因相依性形成的心理场域21.4.6 顺应民族发展意识与发展心理22 民族心理压力22.1 心理压力的概念22.1.1 压力22.1.2 压力源21.1.3 压力的测量和评估22.2 少数民族的心理压力22.2.1 心理压力的跨文化研究22.2.2 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压力的民族差异22.2.3 少数民族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22.2.4 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压力现状22.3 少数民族心理压力的应对22.3.1 应对22.3.2 应对方式应用的影响因素22.3.3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心理压力的应对方式23 民族心理健康23.1 心理健康的概念23.1.1 什么是心理健康23.1.2 心理健康对人的影响23.1.3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23.2 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23.2.1 我国少数民族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23.2.2 文化差异与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23.2.3 文化适应与少数民族的心理健康23.2.4 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23.3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心理健康23.3.1 现代化和心理健康23.3.2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心理健康现状23.3.3 增进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心理健康的对策参考文献后记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3.1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研究民族心理学是民族学与心理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人类发展史反复表明,共同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既是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维系民族的重要纽带,还是民族生存的很活跃动因。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维-斯特劳斯(2006)指出:“民族学首先是一种心理学。”詹姆士?弗雷泽(1900)认为,民俗学与社会人类学的很终目的是说明和解释人类的心灵活动,而心理学是历史方法的当然皇后。华莱士指出:“这块科学园地的耕耘工作,有赖于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共同携手合作。如果要了解人格形成的整个历程,不但对于那个社会的文化要有有效的了解,同时也要知道由文化塑造和改变的个人心理历程。”(转引自: 李富强,1996)李静(2009)认为,如果将民族看作是一个多层面实体,很外层是民族特有的、可见的物质层面,包括衣、食、住、行;第二个层面是民族特有的制度层面,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制度等;第三个层面是民族行为层面,包括语言、文字、符号、宗教、习俗、价值标准等;很核心的是民族特有的心理层面,包括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想象、民族情感、民族社会化过程、民族人格等。在我国,经过民族学家的不断努力,对民族的外层与中层已经做了详尽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民族心理层面,民族学领域的研究比较薄弱。这与我国民族历史的悠久性、民族文化的厚重性、民族资源的丰富性不相称。在心理学领域,虽然社会心理学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广义的社会心理学内部,民族心理学还是一个十分孱弱的分支。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了一些民族心理研究著作,一些心理学家也对我国少数民族心理进行调查与研究,但大多是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民族,将普通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民族研究,研究目的是为了验证某种心理学理论。而且,在心理学界,关注少数民族心理的学者较少,从事民族心理研究的学者多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蔡笑岳,罗列,何伯锋,2012)。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缺乏足够的影响力。研究者认为,目前的民族心理学存在学科归属或定位不明确、概念术语不统一、理论体系不完善、研究对象及范围不清晰、研究范式缺乏整合、研究者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等问题(韩忠太,2013;徐黎丽,2002),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对民族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解决。 研究民族心理学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研究民族心理,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已有的心理学理论。现今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大都产生于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民族面临的客观现实,如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经济生活、宗教信仰等,与我国各民族面临的客观现实有较大区别,反映在民族心理上,也各有特点。民族心理研究可以检验现有的心理学理论,确定哪些心理现象是人类共有的,哪些心理现象是某一民族或某些民族特有的,不同民族特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样才能使现有的心理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更好的普适性。研究民族心理,也有助于丰富民族学的理论。民族心理是民族诸特征中很重要的特征,也是民族诸特征中很活跃、很有生命力的特征。开展民族心理研究,对全面、科学地认识民族现象,促进现有民族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韩忠太,1984)。 对学科发展而言,是否具有成熟的理论是一个学科存在的前提。在我国民族心理学领域,还缺乏成熟的理论。时至今日,斯大林提出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概念仍在使用,这一定义显然存在着待商榷之处。在当代,还存在众多的理论可供民族心理研究者借鉴,如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理论,沃尔夫的语言关联性假设,当代流行的社会建构理论、环境话语理论、具身认知理论等。在靠前,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在描述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方面也颇值得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民族领域有成功的政策与实践,这些政策与实践由于符合我国国情而受到各民族拥护,从民族心理学视角总结这些政策与实践,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理论,也是民族心理研究者的历史使命。理论构建不仅要形成宏观、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还应构建对民族心理的某些特定方面的微观理论解释。 研究民族心理学是学科整合的需要 民族心理学既是民族学的分支,又是心理学的分支。在当今世界,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发展中的交叉性创新是学科发展的趋势。民族心理学研究既涉及民族学,又涉及心理学,民族心理学欲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整合民族学和心理学,就要整合民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者、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改变目前这两种训练的人互不沟通、各行其是、各说各话的局面。植凤英和张进辅(2007)讨论了民族心理学研究中质与量的整合途径,包括研究设计整合、研究立场整合与研究资料整合。在研究内容上,民族学家重视民族心理的宏观研究,心理学家重视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正确方向应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在研究性质上,民族学家重视定性的质的研究,心理学家重视定量的量化研究,正确方向应是质的研究和量化研究相互补充。在研究方法上,民族学家主要使用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包含许多具体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谱系调查法、自传调查法、跟踪调查法、文物文献搜集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历史文献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也为民族学研究经常使用。心理学家常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如心理测量法和实验法。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如ERPs和脑成像方法)、生理心理学方法也开始运用于民族心理研究。采用实验法和定量研究成为我国民族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张积家于2016年出版的《纳西族-摩梭人语言文化心理研究》就是运用实验法研究民族心理的有益尝试。因此,研究方法的整合势在必行。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者应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心理学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既兼具民族学与心理学的视野,又具有明晰的研究对象;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研究领域,又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多民族国家的特色。1.3.2 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价值 民族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改善民族关系,形成民族团结的局面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与民族地位、权力、利益、感情紧密相连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双向互动关系。我国民族关系是崭新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韩忠太,2001)。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好坏,相互尊重是基本前提。要达到相互尊重,首先要相互了解。费孝通在80华诞时,在“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演讲中,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16字箴言。“各美其美”是指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各自有一套自己认为是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别的民族看来不一定美,甚至会觉得丑。然而,在民族接触初期,经常发生强迫别的民族改变原有价值标准来迁就自己的情形,因此,“各美其美”、能够容忍差异就是进步。只有在民族之间平等往来频繁之后,人们才开始发现别的民族觉得美的东西自己也觉得美,这就是“美人之美”,这是更高一级的境界,是超脱了自己生活方式后才能得到的境界。这种境界的升华极其重要。再升华一步就是“美美与共”。即不仅能够容忍不同价值标准的存在,进而能够赞赏不同的价值标准,那么,离建立共同价值就不远了。“美美与共”是不同标准融合的结果,做到这一点就达到了古人所向往的“天下大同”了。在民族心理学研究中,应避免或破除“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民族心理研究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探讨。文化本无优劣之分。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一民族的前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主动选择的结果。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是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知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文化深藏于人们头脑之中。只有“以当地人的观点”,才能实现对文化的准确理解。所有文化都应受到平等的尊重,所有文化都是对现实的同等有效的解释(凯?米尔顿,2007)。在民族心理研究中,要注意克服“西方本位”和“汉族本位”的倾向,防止将西方人和汉族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行动视为人类的规范,将其他理解和行动视为异端。列维-斯特劳斯认为: 没有一个标准可以保证地评判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合理性——一种在历史中表现为必然性的合理性,每一种文化都不能为另一种文化所取代。所有文化都对人类历史有所贡献。尽管各种文化对本身和别的文化所做的表述不同,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却保证不是互不了解的。它们在世界上非但不是孤立的,恰恰是相互合作的。任何文化,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是人类共同财富的持有者(列维-斯特劳斯,2006)。民族心理学研究者应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主张每种文化都有存在价值,能够以欣赏的心态和肯定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既不要颐指气使地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指手划脚和说三道四,亦不要以“怜悯的心态”和“善良的心肠”企图让其他民族的文化尽快同主流文化达到融合和统一。应该以欣赏之心、淡定之心、包容之心、平等之心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对待具有不同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的不同民族的人。并且,不同文化下各民族的心理特征只有通过民族心理研究才能被揭示,其他民族的人只有通过民族心理研究才能对其他民族的人有准确、深刻的了解。只有不同民族的人之间达到相互了解与欣赏,才能够形成和谐、友善、平等的民族关系,才能够形成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民族心理学研究有助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愿景,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要实现这一目标,实行正确、连续、稳定的民族政策是关键。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看,民族政策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从内容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是指在民族工作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民族政策措施是指为实现民族政策原则而采取的具体规定和办法。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人类的进步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民族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政策措施也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符合各少数民族同胞的心愿,切合各少数民族同胞的心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吃力不讨好”、“欲速则不达”的现象。民族心理的研究成果能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民族心理学研究有助于解决民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中国各民族而言,由于社会转型(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传统变迁)引发的内心冲突与变化十分强烈。许多少数民族成员来到内地生活,生活适应、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文化的差异性,少数民族同胞在升学、就业、升迁、择偶等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免会引起他们的心理冲击与心理震荡,从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例如,少数民族的心理压力如何消除?跨民族交际应如何进行?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困难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理工科学习成绩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民族语言与汉语学习的知识如何整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如何开展?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民族心理学研究。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 9787567587342
条码 9787567587342
编者 张积家等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8-09-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920
字数 1155千字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