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煎饼花/我与共和国一起成长

编号:
wx1201941979
销售价:
¥35.10
(市场价: ¥45.00)
赠送积分:
35
数量:
   
商品介绍

1.主题出版,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传承意识。2.一线作家原创抢先发售。植根于现实,又充满智慧、信念的作家成长之路,必将成为滋养孩子成长的养料。

马瑞芳以饱满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笔法,向孩子们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童年故事,带领今天的小读者回望历史,以儿童视角表现建国初期中国社会风貌、世态人情,表现伟大祖国的时代变迁,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体温和脉搏,充满了强烈的家国意识和家园情怀,自然质朴的文字,真挚动人的情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传承意识。

马瑞芳,回族,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红学会学术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学术专著约四十种。作品曾获全国很好长篇小说奖、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散文一等奖、全国纪实散文奖、全国女性文学创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等多种奖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在喜马拉雅平台主讲《马瑞芳品读<红楼梦>》《马瑞芳讲<聊斋志异>》,深受观众和读者喜爱。

章·东关 001 我爷爷特别有名 我姥爷特别有钱 第二章·新娘的难题 013 我娘新婚遇难题 端水扫地全不会第三章·一桌两餐 025 我娘吃牛肉烧饼喝羊奶 我爹吃煎饼咸菜喝面汤 第四章·干活的 041 金钱叠楼非为贵 桃李满园方是福 第五章·煎饼风波 061 靠爹娘的金山银山 不如自己愚公移山第六章·神仙一把抓 077 我爷爷用中药治好我娘肺痨 黄埔将以推拿治愈我娘难症 第七章·祸不单行 099 我爷爷被民国政府罢官 我姥爷被凶残土匪绑票 第八章·一九四二 115 我爷爷拒绝给汉奸看病 我爹书房有地下党活动 第九章·拉锯 145 我爷爷留下临终诗 我爹脱产参加革命第十章·峥嵘岁月 165 我娘百毒不侵 我爹深敬我娘第十一章·春苗喜雨 187 大的读小的也读 男的读女的也读第十二章·祖父和煎饼 219 爷爷体现族格国格 煎饼卷着风雨人生第十三章·金刀之苦 241 患绝症同志齐心力挽 遭危局家人抱团取暖第十四章·弥留之际 267 我真正认识父亲的时刻 正是马上失去他的时刻 第十五章·父亲的痕迹 289 风吹竹叶有声 雁飞湖面留影第十六章·泽及后人 307 我娘的故事进入大学课本 “马老太语录”流传遐迩 第十七章·遗产 325 棋盘小刀茶叶坛 笑言谐语思漫漫尾声·大爱无疆 335

    “守着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饭”是《红楼梦》中刘姥姥的话。我娘一辈子动不动就拿《石头记》说事,常直接说书里的话,不提来历。我小时候听惯了,还以为青州人就这么说话。进大学后酷爱《红楼梦》,才发现我娘说的一些话不是来自蒲松龄,就是来自曹雪芹,要不就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我娘不仅《石头记》比我熟悉,还会活学活用。我在大学教《红楼梦》时,我娘仍戴着老花镜看《红楼梦》,一边感叹,横排本没有竖排本好看,简体字没有繁体字好看,一边说出些有趣的观点,这些后来都被我用到了电视音频讲座里。 “好吃好喝靠自家挣”既不是《红楼梦》的话,也不是《聊斋志异》或其他名著的话,而是我娘的人生经验总结。 我娘给了我们生命,我觉得我娘对我们七兄妹优选的影响还不是她一脑门子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把子女都送进大学,甚至像对我小妹,是用擀面杖把她赶进大学的,而是我娘辨事明理,凡事一点就通,懂得自嘲,懂得反思。嫁到我们马家后,我娘虽然长时间吃她的东关美食,但她渐渐琢磨到我爹的做人准则,也渐渐认同了这个做人准则,因为,靠这样的人生准则,能粪土万户侯、蔑视千难万险,宁折不弯,永不停步,永不服输! 汉奸县长陈某人病了,情报股长挎着盒子枪来到卫街马家老宅,如此这般:“请老先生出诊,谢仪从优。” “吾老矣,步履维艰,不能成行。” 我爷爷一口回绝,知道股长斗大字认不得两筐,所以故意转文言。 “我们有暖轿迎接先生。”情报股长连忙说,他居然听得懂,汉奸小狗为讨好汉奸大狗,完成上司任务,不得不对医生笑脸相迎。 “吾老矣,神昏眼花,难以处方。”我爷爷慢条斯理地说。 “请老先生看后,说个成药吃。”情报股长无比有耐心。 没想到,我爷爷不转文言了,大白话像钉子一样硬:“我不给汉奸看病!” 情报股长悻悻而去,一家人惶惶不安。得罪了陈某怎么得了?灭门知县啊。可是,谁也不敢、也不肯劝我爷爷出诊,大家都知道他退隐后恪守“三治三不治”原则:街坊邻里治,市井穷人治,疑难大症治;高官不治,豪强不治,汉奸不治。岂止不治?做了汉奸的原鲁南道尹方永昌请赴宴会,也被坚决而巧妙地回绝:“我不吃非教门饮食。” 年过花甲的三爷爷担心汉奸县长报复,说:“大哥是不是莽撞了?这不给汉奸看病,怎么能公开说呢?” 我爷爷“咄”的一声,把六十多岁的三弟喝到一边。 已有好几个孙子的三爷爷满面通红地在子侄面前垂手侍立,一声不敢吭。 我爷爷一声长叹,声泪俱下:“当了亡国奴,不去投井、上吊、抹脖子殉国,土坷垃里刨食、挑水、扒粪,怎么不能活?非得觍着脸当汉奸?非得卖国求荣助纣为虐?死了是埋到祖坟还是埋到东京?我是给人看病的,不是兽医!” 家人一边听着,一边悄悄抹泪。我爷爷徐徐说道:“我年过古稀,岂能再活七十年?人生谁无一死?你们不必多虑。” 猫“七岁八岁狗也嫌”时,天不怕地不怕偏偏怕鬼,夜晚不敢一人去后院上厕所,命我随侍。他蹲得久了,有些烦闷,竟吩咐:“唱支歌儿我听听!”简直欺人太甚!然而拳头大的是哥哥,能奈他何?大姐不过与“猫”战个平局,但大姐有杀手锏,“猫”惹急了她,她就故意舒个懒腰,怪腔怪调地说:“怎么啦?今天这么‘腰辣’!” “腰辣”是三哥上小学时的发明创造。有篇课文说,一家兄弟三人,当爹的让他们去锄地,老大说头晕,老二说腰酸,只有老三去干活。三哥在课堂上念课文,将“腰酸”误读为“腰辣”,与他同班的大姐如获至宝,回家宣扬,由此成为笑柄。 大姐三哥跟我一样,都上了十七年学:中小学各六年,大学五年。他们相差两岁,却十五年同校同级乃至同班。大姐在小妹出生后,自告奋勇帮娘看孩子,经常背小妹出去,把小妹放到屋檐下,塞给她一小块咸菜缸里捞出的玩意儿,贪吃咸的小东西老老实实在那里啃,大姐就跟小伙伴跳房子、踢毽子,玩个不亦乐乎。两年后,不知是因为发现了“咸菜公案”,还是娘或者爹的主意,大姐重回校园。姐弟同班,战火频起。如果哪天两个家伙撑起“黄瓜架”,肯定是“猫”取代姐姐考了。大姐不服气,闹事。 当大家在那儿一个劲儿地争论某个问题时,娘会笑眯眯地说:“真是鳖吵湾一样!”我至今不能明白,鳖是不能出声的,怎么能吵湾? 如果是几个女孩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说话,娘又会说:“活像树上扑下一群山喳子(喜鹊)!” 我常常在听了大家的某个笑话时扬首大笑,娘就笑道:“驴啸天!” 嘲笑我笨是娘的乐趣。 直到上了大学我还不会做针线活,有次要钉个扣子,见我穿上很长的一段线,娘笑道:“真是拙老婆拉丈麻线!”接着她说,青州有户人家娶个媳妇,那媳妇晚上要给她男人做鞋,她婆婆听她“嗤嗤嗤”拉了一宿,以为一定纳了不小一段鞋底儿。不料第二天一看,只有两行!原来,这媳妇穿上好几丈长的麻线纳鞋底,工夫全用在来回拉线上了。 娘还预言,二妮做新嫁娘时,会给她婆婆做“鸡刨豆腐”,就像青州某个儿媳妇:要吃饭时,她请教婆婆做什么,婆婆说做“鸡刨豆腐”,她就把豆腐放到鸡笼子里让鸡刨了…… “鸡刨豆腐”的做法是:把新鲜香椿芽和凉豆腐置入盆中,捣细,宛如给鸡刨过,然后拌上芝麻酱、精盐和蒜泥。娘常做给我们吃。

《齐鲁晚报》8月26日报道:新作《煎饼花》讲述书香家庭百年悲欢离合马瑞芳:亲人们留下的是大爱无疆8月25日,有名学者、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携新书《煎饼花》亮相“中外经典文学讲坛”,通过生动、有趣、感人的讲述,与读者们一起回顾了她的书香家庭的百年悲欢离合。在马瑞芳教授的家族故事中,读者品出了书香人家的趣味日常,品出了几代人的人生智慧和情感选择,更品出了历史滚滚车轮中仁人志士的家园情、家国情。马瑞芳说,这本书她写起来又笑又哭,想起陆陆续续走了的亲人,他们留下来的是大爱无疆,是无怨无悔。马瑞芳教授说,纪实文学《煎饼花》与她之前出版过的散文集《煎饼花儿》接近不一样,后者写家庭故事的内容两万多字,而《煎饼花》是23万字新作。之所以命名《煎饼花》,是因为煎饼这一食物,在作品中出现多次。煎饼见证了马瑞芳教授的母亲从一位千金小姐到任劳任怨的持家女人的重要转变,煎饼也卷着马家人的风云人生。马瑞芳教授写道:“小时候不想吃煎饼,长大后,总想拉住年迈或病重的亲人不让走,哪怕留在人间不过是一起吃煎饼。不要忘了吃煎饼花的年代,更不要忘了连煎饼花也吃不上的年代吧。”在新作中,马瑞芳教授写到了自己很想写的父亲、母亲、祖父、外祖父、七个兄弟姐妹、“冯叔”冯毅之等人,在活动现场,她也跟读者分享了她的家族故事。马瑞芳教授说,她母亲的嫁妆书箱里是在娘家每天都阅读的《唐诗三百首》《今古奇观》《红楼梦》《聊斋志异》,母亲一生聪慧、风趣,“马老太语录”里有太多引自经典名著的智慧名言,“哺育”了自家七个孩子的成长,比如“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就是告诫孩子在学校里一定要学到真正的本领。马瑞芳教授说,母亲教育孩子成才,却不是为了自己养老送终,她七个兄弟姐妹大学毕业后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没有一个孩子留在身边。“1966年,母亲查出末期心脏病,父亲当时是不错干部,但他们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把一个孩子留在身边。后来,发生了邢台地震,我母亲一个人光着脚从房间里跑出来避震……”震后,母亲写信给女儿写信,鼓励她一定要把就职后的篇科学家侧记写好,因为“学有所用,即为孝顺”。在母亲的鼓励下,20出头的马瑞芳创作出《李志山勇攀科学高峰》登在《健康报》首版,成了“小笔杆子”。马瑞芳教授说,一直到母亲重病弥留,她还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等了一辈子。在家族的诸多人物中,马瑞芳教授说她很想写的是自己的父亲马楚珍。马楚珍是青州名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偿给穷苦的百姓看病,支援地下党工作,1946年参加革命,后任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马瑞芳说,父亲结交抗日英雄曾让马家成为特务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扬言抓住“马胡子全家”,开刀问斩,而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家里推崇的则是“男女平等,女略高于男”,有一盘好吃的,都是父亲先端给母亲。“母亲的脾气很好烈,父亲的脾气很好温和,像贾宝玉‘深敬’不让其立身扬名的林黛玉一样,父亲‘深敬’自己的母亲。”马瑞芳教授说,包括自己的祖父、冯叔、父母,甚至年事已高的兄弟姐妹,大家都陆陆续续地走了,他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呢?“我的傲骨向世的祖父,我的慈爱无边的父亲,我的白发萧萧、依闾望儿的母亲,我的光大门楣的哥哥,他们留下的是对伴侣,对子女,对亲族,对民族,对国家,全心全意的爱,大爱无疆,无怨无悔。”今年77岁的马瑞芳教授已经退休11年,11年以来,有写作时她每天早晨7点钟打开电脑,写,中午按摩半个小时,不写作的时候就看书,一年看100本书。而《煎饼花》则是在繁重的写作任务中,挤出时间完成的。马瑞芳教授说,在有名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的提议下,她去年开始写《煎饼花》,用一个月时间写完。“我写这本书时,写到很好好玩的地方,我自己就哈哈大笑,写到悲伤的事情,我自己泪流不止。”8月26日《济南时报》马瑞芳做客“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新作《煎饼花》写家史,离开的家人给她留下人生很宝贵的东西8月25日上午,“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与读者如期相见。77岁的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瑞芳携新作《煎饼花》做客讲坛,讲述这部家史背后的故事。马瑞芳说,书中写到的家人陆陆续续都已经离开,他们给她留下了人生很宝贵的东西:对长辈,对伴侣,对子女,对亲族,对民族,对国家,全心全意的爱。《煎饼花》不是《煎饼花儿》多年以前,马瑞芳曾经出版散文集《煎饼花儿》。在中外经典文学讲坛现场,马瑞芳澄清,此次《煎饼花》是新作,并非过去的《煎饼花儿》,前者是她的家史写作,后者关于其家史的文章则只有三五篇。马瑞芳表示,写作《煎饼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原计划只写5万字,可很后成书却有23万字。写作的过程也是往事回忆的过程,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又泪流不止。之所以再次使用“煎饼”作为书的题目,大概是因为这种食物在马瑞芳的人生中意义重大。马瑞芳说,小时候不喜欢吃煎饼,但在那很艰难的岁月里,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靠煎饼喂大的。马瑞芳兄弟姐妹七人,其中四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另外三人分别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医学院,煎饼与这个书香之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后来有家人陆续离去,煎饼成为一种记忆的纽带。 “小时不想吃煎饼,长大后,总想拉住年迈或病重的亲人不让走,哪怕留在人世不过是一起吃煎饼。”《煎饼花》的封面上如是写道。 再一次认识“偏心”却又心怀大义的祖父马瑞芳早先就曾写过祖父的故事,在她的笔下,祖父传统观念浓厚,甚至重男轻女,比如让刚生下来的马瑞芳喝米汤,把应该属于她的母乳让给她近两岁的哥哥,“因为男孩顶门立户”。2000年 ,在一个亚洲文学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质疑马瑞芳笔下的祖父是虚构的。这位学者认为,祖父不可能指导给婴儿哺乳,而且祖父很疼爱第三代,不可能如此对待还是婴儿的马瑞芳。 “我啼笑皆非。不要说有些中国国情欧美资深汉学家理不清,对我爷爷那个重男轻女、偏心眼到登峰造极的白胡子老头,我这个嫡亲孙女也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马瑞芳在《煎饼花》中写道。在活动现场,马瑞芳倾情讲述祖父的生平事迹。马瑞芳说,祖父是青州名医,治病坚持“三治三不治”,拒绝给汉奸看病,受日本败兵欺侮,愤而绝食,中秋节写下咏叹八路军进城的遗诗。祖父去世时,几百人自发前往送殡,他们大都是祖父生前接济救治的乡亲。关于祖父的更多故事,比如严立家规,有用自己的方式关爱家里的小辈,马瑞芳则将它们一一写进了《煎饼花》中。自在不成材,成材不自在马瑞芳之前也曾写过母亲的故事,她用一个“等”字概括。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弟姐妹7人送入大学,“自在不成材,成材不自在”,督促他们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却不是图他们将来养老送终,而是“学有所用,极为孝顺”。马瑞芳他们大学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有建树,母亲则常常“等”在家门口,“等”邮差送来他们的消息,就这样“等”了一辈子。在马瑞芳的这部家史中,煎饼就首先与母亲发生了跟命运息息相关的联系。马瑞芳介绍,母亲出嫁前是青州富户家的“王三小姐”,饮食精致周到,自然不会有粗粮煎饼,但嫁到马家之后,不仅要吃煎饼,还要学着摊煎饼,期间还闹出过小风波。马瑞芳戏称自己家里“男女平等,女略高于男”,尤其是父亲,在母亲面前总是没脾气。马瑞芳他们不解,父亲说:“我是深敬你娘!”父亲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直身居公职。虽然父亲“有权”,但母亲没有收过一分钱。马瑞芳说,有一次,一位叔叔塞给家里妹妹一包糖,母亲想还回去,结果人走了。父亲回家后,母亲像犯了大罪,紧张兮兮得解释,后来得知那是人家生孩子的喜糖才释然。马瑞芳称《煎饼花》是“我的家史”,她在活动现场感慨,书中写到的家人陆陆续续都已经离开,他们给她留下了人生很宝贵的东西:“对长辈,对伴侣,对子女,对亲族,对民族,对国家,全心全意的爱。大爱无疆,无怨无悔!”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 9787555282341
条码 9787555282341
编者 马瑞芳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8-07-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240
字数 100
版次 1
印次
纸张 一般纯质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