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中国诗词大会 1-4季(共7册)

编号:
wx1201990657
销售价:
¥231.36
(市场价: ¥289.20)
赠送积分:
231
商品介绍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联袂倾情推荐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
本书是一本传统文化类读物。《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大型诗词文化类竞赛节目。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很好传统文化主题。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本书系根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文字脚本与竞赛题库加工整理而成,在保留节目原有精华的同时,丰富了部分内容。
《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大型诗词文化类竞赛节目。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很好传统文化主题。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在陶冶诗词文化的同时,关照当下学习和生活,学以致用,“人生自有诗意”。
《中国诗词大会 精编版》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档大型、全国性的有关中国古代诗词记诵、吟读的文化、娱乐性栏目。活动聘请康震、蒙曼、王立群等专家和央视公众人物作为嘉宾,由央视有名主持人董卿主持,共录制10集,自2016年正月初五在中央电视台10套每周五黄金时间播出,第二天重播,至2016年4月,全部播完,中央电视台1频道录播4期。以选手记诵诗词多少决定在擂台停留时间的长短,很后决出一名优选站擂者。设计题目共1500个,诗词取材范围,上自先秦,下至代,内容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章制度、风土民俗、成语民谣、格言俗语等部分。本书即根据栏目所用题库,整理、润色而成。

《中国诗词大会 第四季(2册)》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大型诗词文化类竞赛节目。入选诗词以中小学教材名篇为基础,选题精准、命题范围恰当、重视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题范围从《诗经》一直到诗词,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选择具有“当代意义”的经典名篇和名句,力求将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题目生动活泼而不呆板,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很好传统文化主题。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在陶冶诗词文化的同时,关照当下学习和生活,学以致用,“人生自有诗意”。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构建诗词题库,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邀请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均为靠前知名学者,主讲过《百家讲坛》等重要文化节目,点评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构建诗词题库,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邀请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均为靠前知名学者,主讲过《百家讲坛》等重要文化节目,点评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中国诗词大会 第四季(2册)》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构建诗词题库,注重寓知识于趣味性之中,注意对诗词所蕴含文化意蕴的诠释,以引发读者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邀请的点评嘉宾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均为靠前知名学者,主讲过《百家讲坛》等重要文化节目,点评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
《中国诗词大会第3季》
《中国诗词大会 精编版》
《中国诗词大会 第四季(2册)》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中国诗词大会(第2季)》
    试读
    嘉宾寄语


    诗,可以火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
    节目高大上、接地气,怎能不火?但火到这种程度,真没想到。今年春节那几天,在任何地方遇到任何人,必谈诗词大会,必谈飞花令,必谈百人团……一次刚上出租车,司机扫了一眼后视镜,回头嘿嘿一笑:这位大哥,上过诗词大会吧?
    累计 11.63 亿人次的观看热度,能不火么?
    很多人总问我同一个问题:诗词大会为啥这么火?其实他想问的可能是:诗词大会凭啥这么火?
    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诗词的世界、诗意的世界。这一次,中央电视台搭起台子办大会,就是要让诗词从每个人心里火出来,火出中国,火到全世界!
    “人生自有诗意” — 这是“诗词大会”的主题句,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真诚渴望,我们渴望诗意的自己,诗意的你我,诗意的人生 —
    登上高山,我们骄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眺大海,我们深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思念亲人,我们伤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挥别友朋,我们自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回忆家乡,我们眷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乡间很平常的流水,在我们眼里如此热情好客: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脚下很平常的小路,在我们眼里如此千回百折: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算是再大的风浪,在我们眼里依然是好看的风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就是中国诗词的魅力,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意人生!
    这些优美的诗句是我们表情达意的经典话语,它们占据着我们的心灵,甚至置换了我们的语汇系统,成为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语言。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总会情不自的想起这些诗句,吟诵这些诗句,以此表达自己很真切的感受。中国诗词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可见,诗词从不曾远离我们,而是时刻伴随在我们左右。《中国诗词大会》优选的贡献是:在春节,这个很重要很幸福的时刻,全家人,全村人,全县人,全国人,因为中国诗词,围坐一起,感受亲情、友情、爱情,分享惬意、美意、诗意,成就生长、生活、生命。
    此时此刻,回想录制《中国诗词大会》的点点滴滴,真是思绪纷纭,感慨万千!随着现场环节如诗卷展开,各位选手吟诵而来,歌咏而去,主持人出口成章、顾盼生辉,神采飞扬,点评嘉宾们沉静儒雅、激情澎湃、诙谐幽默、洒脱自如,百人团的才子们更是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巧思泉涌、各逞千秋,大有与古今诗人华山论剑、一争高下的气派!
    一瞬间,我忽然想到:千百年来,太白诗仙、东坡居士们,就是这样饮酒、品茶、展卷、对弈、看山、望水,谈笑间,流传千古的绝妙好诗,也就这样脱口而出了!其实,“中国诗词大会”呈现给我们的,不正是古往今来的诗意人生么?
    那一刻,我们“以诗为马”,徜徉在春雨如酥的长安天街,奔跑在一路向西的丝路驿道,翱翔在皓月当空的万里云天,与诗佛摩诘看一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与诗魔乐天听一曲长恨歌断、琵琶深情,与诗鬼长吉唱一首天若有情、千年走马。我们,这些华夏的子孙,一路向前,且歌且行,且思且唱,在记忆诗词中体验历史,在品鉴诗人中领悟生命,在遥望千年
    时唱出每个中国人对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诗词大会》的确不简单,短短数日,圈粉无数:有七十老翁、十岁小儿,中东大叔、非洲小伙儿;有执法民警、市场保安,乡村教师、全职妈妈;有理工女生、文艺青年,农民大伯、IT 达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年龄不同,都拥有同一个梦想: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在全社会掀起“诗词大合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诗词,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与经典。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那天,老爸、老妈、妻子、儿子、妹妹、妹夫、小外甥女儿还有我,齐齐坐在电视机前参加比拼,大伙儿跟场上选手比谁的诗词背得多、背得准,说这节目真好玩儿、有看头,还说我的头发有点儿长,是不是剪短一点更好看……
    节目播出了,爹妈高兴了,孩子们高兴了,我们也就高兴了。衷心希望有更多青年、壮年、老年的爹妈,带着孩子们来到《中国诗词大会》,在这里品味诗词,一展风采。因为,《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你我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康 震
    2017 年 6 月 11 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诗词之用

    “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一位同学曾经这么直白地问我。
    既然他这么直白,我也只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没什么用!几乎没什么用!”
    不过,庄子也说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诗词大会上,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叫白茹云的大姐。场上我称她为大姐,董卿和康老师也跟着叫大姐,结果她还不乐意了,说其实自己很年轻,比我们都小。这时董卿说的一句话代表了我们的心声:“这声大姐喊的不是年龄,是我们的敬重!”
    就是这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她务农为生、家境清贫、病痛折磨、现实沉重,但她始终过着“诗意的人生”。白茹云六年前就查出了淋巴癌,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微薄,家中经济拮据,为治病欠下很多债。弟弟自小脑中生瘤,一发作就拼命抓头,为了照看、安抚弟弟,她开始为弟弟念诗、唱诗,由此走上了热爱诗词的道路。在生活的重重重压面前,白茹云一路走来,却没有丝毫的沮丧、不甘、愤懑与埋怨,她说因为有诗词一路陪伴,她说因为她喜欢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她在诗词大会上念出郑板桥的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我感慨地评点说:“拥有如此淡定气魄的白大姐,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一面镜子啊! ”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 16 岁的中学生姜闻页,在赛场失利后,在他人咄咄逼人的气势下,她淡定地说出: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既然怀有颗喜爱诗词的初心,又何须输赢和胜负来鉴定我对诗词的热爱。”
    那一刻,我忍不住评价说:“诗者志也,诗者心也,在我眼里,你才是真正的赢家!”
    还有武亦姝,还有陈更,还有曹羽,还有敏,还有北师大校园里的“快递小哥”,还有油田钻井平台上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这样平凡却很好的人,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用诗词荡涤着灵魂,让世人看到即使在现实的重重迷惑中,仍有诗意的栖居,就在你我身旁!
    其实,不只是诗词大会上的选手们,我想,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生命的时时刻刻,一定有很多因为热爱诗词而坚守自我灵魂的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那首《江雪》。诗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诗了,可是说到这首诗的作用,很多人却未必明了。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当时柳宗元因“二王八司马”事件被贬谪湖南永州,即今湖南永州醴陵。这一年的冬天,当地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身处流放、贬谪困境中的柳宗元遂提笔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江雪》。所以,一直以来,后人多以为这首《江雪》表达的是诗人孤独、困苦的心境。甚至还有好事者据此推测,说《江雪》
    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四字,正是柳宗元的呐喊与彷徨。
    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矛盾——不仅是历来的诗家、论家喜欢这首《江雪》,古来画家、丹青妙手们也尤喜以《江雪》意境入画。所谓“寒江独钓”,禅境高妙,禅意与禅悦的表达正是由诗而画一脉相承的表现。所以,甚至有论家以为,《江雪》一篇正是柳宗元禅悦思想的集中体现。
    从呐喊与彷徨,到禅意与禅悦,理解大相径庭,差异何其之远!事实上,除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还有政治批判说,以为寒江独钓是以严子陵高洁独钓自喻;又有政治希望说,甚至把寒江独钓比之姜太公垂钓渭水。真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作品总是给人无比丰富的理解空间。
    事实上,联系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会知道,在这首《江雪》里,苦楚与孤独一定有,但超越与升华也同样在。其实,它优选的奥秘就在找回自我,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柳宗元出身河东柳氏,是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在看重门阀与贵族出身的唐代,这样的家世使得他少有凌云之志,久怀兼济之心。加之年少扬名,二十出头又高中进士,所以意气风发,锐意进取,终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加入了永贞革新的改革。可是命运却兜头浇下一盆冷水,改革失败,柳宗元携母远谪永州。因气候恶劣,水土不服,柳母在永州不到一年就病逝了。柳宗元终于被逼到了人生的绝境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切生机全无,一切希望湮灭!
    可是,就是在人生很逼仄的困境里,一首诗、一首短短的五言绝句,却让柳宗元重新找回精神的自我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山皆白,万径绝灭,当尘世的喧嚣与浮华成为被摒弃的背景,那个“久在樊笼中”的自我,那个“我”身上早已丢失的灵魂,才终于被完整地找回。
    关于柳宗元通过一首《江雪》找回精神的自我并完成与自我的和解,还有一个关键的证据,即不论是在柳宗元个人文学创作历程还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目前,《江雪》的出现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 就在《江雪》之后,柳宗元开始创作了奠定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基石的系列作品《永州八记》。像《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些篇章还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游记散文的本质是带着自己的灵魂去发现山水的灵魂,柳宗元能终于从丧母之痛与政治悲情、人生困境里从容走出,一首小小的《江雪》,让他找回精神的自我,实在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其实,不只是柳宗元,还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豪刘禹锡,还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三闾大夫,还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太白,还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苏东坡,还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中豪杰李清照,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还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放翁,还有“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的……数不胜数,叹不胜叹,历代前贤,志士仁人,莫不从一首诗、一句词里重塑过精神世界里伟大的“自我”。正是因为有精神世界的人格追寻,才终于成就现实世界的人格魅力。
    所以诗词的用处是什么?
    当人生得意时,我会提醒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人生失意时,我会提醒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会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当在医院查出肿瘤时,我会笑着对安慰我的医生朋友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也有丹心照汗青。”
    当人生踽踽独行、孤单寂寞,甚至孤独包裹、苍凉袭来时,我会在心底一遍遍地默念:“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以,诗词从来不是决定输赢、彼此攻击,甚至提供炫耀、以资傲娇的力量。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那么,这种抚慰、塑造与滋养,该从哪里开始呢?
    审美!
    审美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出发,也是一种归宿。
    读出诗歌背后的美,读出文字背后的灵魂与人生,或豪放,或婉约,或精致,或壮阔,让我们的心随之律动,与之交融,享受这样一段有关诗词的美的历程。
    来吧 —
    人生自是有缘
    相逢未必偶然
    把手,高举过星辰
    让对面的我
    看见你,诗词的灵魂
    ……


    沧溟先生 郦波
    丁酉暮春于石头城畔水云阁


































    春风吹水绿参差

    自从今年春节诗词大会第二季热播后,我不知多少次被记者提问,你能想到诗词大会火成这个样子吗?每次我都坚定地说,我能想到,我不奇怪。真的,我不奇怪。因为,这是在中国。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像中国这样,给过诗词如此高的地位?我们奉诗词为经典,把《诗经》作为儒家六经之一。这部塑造中国人心灵的经典,不是讲真理,也不是讲道德,而是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新娘的喜悦;它还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征人的苦痛;它也讲“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宴会的热闹;它又讲“死生挈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友情的坚贞。这些喜悦也罢,痛苦也罢,热闹也罢,坚贞也罢,不仅构建了中国人的语言和审美,更构建了中国人的情感模式与价值判断,构建了中国式的文明。在这样的文明体系下,我们甚至发明出一个全世界专享的选举模式,让那些很会写诗的人成为官员,让他们用诗教去济世化俗。
    我们敬诗人如神仙,让诗人成为全社会的明星。还记得李白吗?以布衣初入长安,凭一首《蜀道难》,让三品大员贺知章金龟换酒,呼做谪仙。岂止是贺知章,连当朝皇帝唐玄宗也把李太白奉若上宾,所谓“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不仅刻画出了李白的潇洒,更刻画出了那个时代的伟大,一个皇帝向诗人致敬,权力向审美低头的唐朝,不才是我们梦中真正的盛世吗?李白不是专享。若干年后,长安城里,一位权重一时的将军高霞寓看中了一个歌妓,要买到家里,独霸婵娟。没想到歌妓高傲地说:“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哉!”顿时身价倍增。能诵得白居易《长恨歌》,已经如此神气,更何况是写下《长恨歌》与《琵琶行》的白学士本人呢!这位言浅而思深的大诗人赢得了社会各阶层很广泛的认可,在他去世之后,唐宣宗亲笔写下挽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样的故事,本身就透着浓浓的诗意。
    我们习惯用传唱千年的诗词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劝人进取,我们会说“长风破浪会有时”,慰人失恋,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一到元宵节,电视屏幕上都写满了“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到母亲节,妈妈们的微信里全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经过几千年的淬炼,已经有那么多属于诗词的意象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比如,一看见红豆,就生出相思,一听见黄鹂,就觉出春意。甚至,不用走出家门,不用看见任何实情实景,只需拿起一本书来,看见“东篱”,就有闲情,看见“玉关”,便生苍凉。这不都是因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因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因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吗!中国人创造了诗词,同时,也被诗词塑造着。
    我们一直是一个感性而诗意的民族。我们从诗词中寻找美,从诗词中体味善。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在一起聚会,不是像少年维特与少女绿蒂那样唱歌跳舞,而是以怡红公子、潇湘妃子、枕霞旧友这样的身份饮酒赋诗。同样的柳絮,“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是林黛玉,而“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则是薛宝钗。我们相信,诗言志,诗如人。别以为这些公子小姐只是把诗作为悠闲生活的一点消遣。林黛玉正是震惊于“花绽新红叶凝碧”的美,才会由衷地感伤于花朵的凋零,红颜的易逝,进而才会有有名的葬花之举,这就是由美及善的明证。我一直认为,美是善的先导,如果一个人不会分辨美,欣赏美,他又怎么会产生呵护美,捍卫美的善念善行呢?诗也罢,词也罢,带给我们的,正是美的色彩,美的音韵,美的意境与美的情感,让我们善感而多情。
    孔夫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实,对中国人来说,诗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代以来,激烈变动的生活和观念让这基因一度沉睡,但沉睡不等于寂灭,沉睡只是在积蓄力量。一旦春风吹起,这诗心诗意,又会像春草一样萌动,进而,更行更远还生。诗词大会是这缕春风,这缕春风背后,是传统文化重新定位的春天,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春天。我不大相信,诗词会重新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旋律,但是我相信,经过古典诗词雅化的诗意的语言,诗意的审美,诗意的生活会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认可与追求。就像我们在这次诗词大会的选手身上看到的那样,也像我们在这次诗词大会的观众身上看到的那样。
    诗词大会火了,但它不是一场倏忽而至,倏忽而去的烈火,而是一泓涵养着无限春意的春水。在这届诗词大会结束的时候,我曾经引用过张栻的《立春偶成》:“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我相信,东风来了,春天到了,诗词不仅属于风雅,更属于生活,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



    蒙 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017 年新年伊始,一台文化类益智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迅速走红,成为新春佳节很受追捧的电视节目。连续十天的热播引发了全民的热议,引发了对这档电视节目的种种评价。
    这档节目为什么会如此暴红呢?
    杜甫的两句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给予了优选的诠释:在一个很需要中国古典诗词的时代,《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送来了好看的中国古典诗词。一是需求,二是供给,二者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一场诗词的盛宴,掀起了一个阅读诗词的热潮。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物质生活的飞速提高,自觉不自觉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提高了。看惯了美女、帅哥的真人秀,听厌了“哇塞”等流行语,人们突然发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 同时也发现了我们今天丢失的某些美。
    春风春雨,秋月秋蝉,夏云苦雨,冬月祁寒,不知不觉,我们在诗情画意的流淌中完成了生命的成长,但是,我们却缺少了对这种诗情画意的感觉。今天,这种诗情画意不见了。在匆匆中,我们丢失了古人的那份精致,缺少了对生活的细腻感触;我们抛却了率性与真情,用厚厚的面具裹紧自己。我们的眼中满是麻木,我们的心中充满焦虑……我们茫然,不知所措,我们迷失了自己。吟诗作对,击节高歌,曲水流觞,明月清风,长亭送别,渔歌唱晚,琵琶一曲,阳关三叠,荒烟蔓草,庭院深深,一切的一切,都成了缥缈与遥不可及。
    杨绛说过,人烦恼过多,是因为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我认为:烦恼与忧虑,是因为我们心灵深处的诗意被现实与速度深深地遮蔽了。中国古典诗词是唤醒那蛰伏在心灵深处诗情画意的篇章。在我们沉浸在那些名章佳句的一刻,所有的现世浮华都会渐渐隐去,所有的烦恼与焦虑,都会消弭顿无。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封简短的辞职信,普普通通的十个字,为什么能够一夜之间风靡全国,家传户诵?因为它像一根琴弦,一下子触动了我们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平庸,触动了我们隐藏许久的敏感神经。
    山水,田园,世界,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理想,是我们心灵得以诗意栖居的地方,是我们安顿心灵的家园,有归属感才能走得远。我想说的是: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外边的世界很无奈。诱惑那么多,心该歇歇了。
    中国古典诗词是什么?它是我们心灵的结晶。
    中国古典诗词让我们学会审美,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让我们学会用好看的语言去说话,更重要的是,你说的他人愿意接受。
    朋友遇到人生的低谷我们该说什么?说“抗着”,有些直白,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会让他知道,未来还有希望。
    我们劝人看远一点,看开一点, 莫过于让他读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对待人生的态度,值得人们思考。顺其自然是人生的一道必修课,不必刻意的追求,不必为一时的得失斤斤计较。人生无非是得与失,得之要谨慎,失之要平静。
    我们劝人关注真相,全面客观地看人看事,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至少会让人有所思考。看明白,做个明白人,其实真不容易。看清他人不容易,看清自己也不容易。看清社会,看清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春光无限,春天短暂,当春天逝去时,我们会感到惋惜,我们该怎么表达呢?“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让我们懂得落花流水春去也。其实,人生值得惋惜的岂止是


    失去的春日?夏日、秋日、冬日,四季各有其美,哪一个季节失去都会令人感伤,人生呢?失去人生又会如何?
    如果我们朗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仅我们自己,也可以让听者懂得: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
    诗词让我们懂得善待青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诗词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诗词情结一直埋藏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每当这种诗情被拨动之时,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拨动每个中国人内心诗情的琴弦。
    生活需要远方,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但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了钱的时候没有时间,怎么办?读诗词,听诗词,品诗词,因为诗词是会飞翔的,会把你带向遥远的山水、田园,会带你自由地飞翔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会让你任意地穿越到任何一个时代。诗词何处无世界。一扇门,世界就关在门外;一首词,世界就尽收心底。
    从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到革故鼎新的五四运动,屈原、曹植、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一个个古代诗人向我们走来,有的浅吟低唱,缠绵悱恻;有的栏杆拍遍,慷慨高歌。这里有眼泪,有悲伤,有纯粹的欢喜,有凄凄的别离,有限文字背后是无数故事。我们发现:千年前的内心世界,千年前的悲欢离合、喜怒哀愁,和我们的今天,其实真的没有太多不同,我们可以和古人的心灵相通。我们发现:明月也曾照古人。我们发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不仅是文辞美,意境美,色彩美,更有心境之美。
    因为中国是一个没有主流宗教的国度,诗歌承担了某些教化功能,我们的先哲们特别重视“诗教”。中国古典诗词以“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再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作为吟咏对象,创作了大量诗词,正是这些诗词,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
    我们在重温中国古典诗词时,需要更多的人生体验。一如宋代词人蒋捷《虞美人·听雨》所说: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壮年,晚年(而今),人们的阅历不同,对社会的认知不同,同样的“听雨”,感受也大不相同。人生的短暂与漫长,人生的经历复杂而简单,因此,人生何止是“听雨”呢?人生需要听的,需要看的,需要做的,需要想的,需要说的,需要做的,都太多太多。
    品读诗词是需要功夫的,一时的欣喜、兴奋无法代替持续的努力。读懂、记诵,一个都不能少!历史、文学一个都不能缺!缺了历史,不知道诗人何时、何因下的写作。缺了文学,诗词就缺少了审美。
    让我们张开双臂,敞开胸怀,用满腔的热忱,欢迎中国古典诗词进一步融入我们的生活。



    王立群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等
ISBN 2402298000017
条码 2402298000017
编者 《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组
译者
出版年月 2020-01-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0
字数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