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新金融评论》包含内容有:谢平、邹传伟《未来十年的中国金融改革》;连平、鄂永健《利率市场化:配套机制和银行挑战》;黄金老《把握好利率市场化的节奏》;潘功胜《优选银行业透明度建设的趋势和挑战》;陈文辉《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模式研究》;张健华、宋玮《我国农村土地类相关抵押贷款的主要特点和改革建议》;纪志宏、刘向耘、马志扬《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促进经济加快转型》。
专题
未来十年的*国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配套机制和银行挑战
把握好利率市场化的节奏
圆桌:*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金融实务
**银行业透明度建设的趋势和挑战
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农村土地类相关抵押贷款的主要特点和改革建议
宏观经济
创造有利政策环境促进经济加快转型
我们未来如果对外资开放,也是一个重要问题。2011年是中国“人世”十周年,龙永图先生讲,加入WTO之后的这些年,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金融开放还做得不够。当年我们承诺,加入WTO十年后,外资金融机构在靠前市场的份额达到20%,但实际情况是,2011年外资金融机构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到3010。也就是说,我们对外资的开放还远远不够。未来,人民币靠前化要有赖于中国金融市场成为靠前市场,因此对外资开放的问题会显得更加重要。第三,外汇储备是要集中管理还是藏汇于民?人民银行集中管理几万亿美元,怎么管理?外国投行——如摩根士丹利、JP摩根等——外汇交易员的薪酬高达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人民银行的外汇管理人员能拿这么高工资吗?他们可以按照交易收入获得提成吗?如果没有这样的机制,怎么能管理好外汇呢?外汇储备对中国有什么意义?我们有几次拿出数百亿美元给IMF用,但我们得不到什么好处,人家也不感谢你。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这个钱什么时候还回来。如果是藏汇于民,以后就不鼓励结汇,企业、个人都自己拿钱去海外投资,那国家就要简化相关手续。
第四,如何破除金融改革中的政治障碍?说一千道一万,中国金融改革*后的麻烦是政治体制。金融业中的利益输送、“旋转门”等问题,根源不在于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我们研究制度经济学,知道人的行为是受制度约束的,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行为。因此,中国金融改革能不能实施,关键在于我们的政治体制能不能调整,如果政治体制不能调整,改革方案就是纸面上的。中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都是国有控股,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改变,靠前化无从谈起。
……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 | 9787504968357 |
条码 | 9787504968357 |
编者 |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 编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13-02-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80 |
字数 | 180.00千字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