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23945002/96192
 

知行纽约

编号:
wx1200325014
销售价:
¥23.24
(市场价: ¥28.00)
赠送积分:
23
商品介绍

“洲际行家指南”系列丛书是旨在提供原汁原味的旅行体验,为读者开启一个全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深度探寻和深刻感受当地文化及本土特色的推荐旅行指南。《知行纽约》一册,立足深度探寻纽约当地原生特色,搜索出纽约拥有特色的美食、休闲娱乐、时尚潮流设计资讯以及帮助读者安排合理的购物路线;以及从纽约洲际酒店出发的半日游、一日游和三日游路线图。除了海量的旅行指导,还邀请有纽约生活旅游经历的査建英、刘索拉、李开复、娜斯等为本书撰稿,推荐他们喜爱的地方,并撰写了他们和城市的故事。书稿内容资讯丰富,实用性强,文艺气息较为浓厚。

查建英:纽约,外来者的家园,继续牛下去
陈奕利:越自由,越纽约
CHAPTER Ⅰ 饕餮之旅
刘索拉:曼哈顿随笔
李沁云:我的纽约,我的光影生活
CHAPTER Ⅱ 午夜之魅
王功新:“不讲理”的纽约
于晓丹:从乌斯特街80 号看活着的Soho
CHAPTER Ⅲ 艺术之光
李开复:高效率人的旅行
沈双:波西米亚纽约
娜斯:在纽约走路
CHAPTER Ⅳ 奢购之享
赋格:哈德逊河畔的开封
CHAPTER Ⅴ 璀璨洲际
CHAPTER Ⅵ 城市旅行

    艺术之都的炼成 1949年,正当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年仅21岁的安迪?沃霍离开家乡,到纽约寻找他的机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这位年轻人开始在纽约崭露头角,并迅速成为美国当代很有名的艺术家。在沃霍的绘画中,常出现各种罐头、可口可乐,也有和玛丽莲?梦露的影像。这些作品上有涂污的报纸网纹、油墨污染的版面、印刷失焦的粗糙影像,让人如看一个普通广告一眼而过,而不是欣赏绘画般仔细观看,但这些被大量复制的画作却总能使这一秒钟的印象深留人们的脑海当中。其实,这些作品也正是纽约文化艺术给我留下的模糊却又深刻的印记。 纽约的文化艺术气场十分强大,因为有很多如安迪?沃霍这样杰出的“外来者”,而这些外来者不论来自美国其他地方,或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们的艺术精华都能被这座城市吸收、消化,并更加绚丽和肆无忌惮地到处绽放,影响全世界。纽约是美国的一座很诡异的文化艺术城市,它像一个巨大的熔炉,把靠近它的任何物体吸收熔化,也使自己本身质量越来越重,不断沉淀,而被它提炼过的物体已经焕然一新,更加美丽。 有人说,在纽约当一个艺术家是绝望的,因为这里有太多艺术家,太多杰出的作品,这种说法对也不对。纽约人是相当自我的一个群体,特别是在艺术领域,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出名的或是未出名的,他们都在为自己活着。在纽约,目前大约有600多家私人或者公共的艺术画廊在运作,这还不包括一些地下和未经注册的非主流。每周都有许多新的展览开幕。这些展览包括绘画、摄影、装置、视觉和多媒体,风格和规模不一,百花齐放这个词可能比较土,但也确实反映纽约艺术的一个方面。 切尔西是纽约正规画廊比较集中的一个地区。虽然几年前的金融风暴使这里的艺术市场遭到严重打击,许多小型和运作不良的画廊关了不少,但经过淘汰留下来的画廊似乎更加健康,引领纽约艺术的潮流。这些画廊分布在附近的十多个街区里,周末拿着一份新出的《村声报》(Village Voice)一家一家地寻摸过去,累的时候停下来在某个咖啡馆休息片刻,是一件很好惬意的事情。偶尔在这里的路上还常常能碰到许多艺术大师,他们都能很好平和地和你闲聊几句,然后又各自看画去了。记得有一次,就曾碰到来这里办展的列侬遗孀大野洋子,也看到纽约现在很红的时尚摄影师特里?理查德森(Terry Richardson)骑着自行车在附近瞎逛,有时被人认出来,也不会吝啬打个招呼。 纽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热闹的地方是西村格林威治,一直到现在,这里仍然是很多年轻人很喜欢混迹的地方。在格林威治,当年有名的“垮掉的一代”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再到后来,贫穷的艺术家被不断兴起的商业慢慢赶走,他们又开始在Soho区和东村发展,现在的切尔西画廊区已经是比较后来的事情了。这几年,曼哈顿对岸的威廉姆斯堡因为有大量废弃的厂房仓库,又被这些艺术家和嬉皮士们占领利用,成为画廊和画室。不过它们还是逃脱不了被商业追逐的命运,艺术家往往带火了一个区之后,就会被贪婪的地产商和商业赶走,寻找便宜廉价的生活处所。 不同于画廊的是更加主流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其中大都会博物馆、现代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和惠特尼博物馆规模优选,收藏艺术品很多,影响力也很为深刻。就拿大都会博物馆来说,仅仅其中一个欧洲油画收藏厅就可以让你在其中流连忘返一整天。常常看到有痴迷者坐在莫奈的巨幅《睡莲》前,观摩一整天。馆内除了有贴在墙上的介绍,还配有耳机逐一介绍每一幅画的历史和风格。纽约人真的是幸运,不用离开这座城市,就能把世界各国的艺术精华欣赏一遍, 纽约的艺术与商业永远是不分开的。安迪?沃霍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把艺术和商业的界限无限地模糊了。走在街道上,放眼望去,一栋看似普通的建筑可能就是某个大师的作品。很多到纽约来的人都说,纽约看上区很旧,但它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很舒服的感觉。你总感觉这里很有故事,你真的很想停下来,要好好看看,想在这里长时间地生活一段时间。 是美国的移民政策把全世界的艺术精英都吸引到这个国家,又因为纽约的宽容让他们选择留下来生活。美国当代摄影启蒙大师罗伯特?弗兰克其实是个瑞典人,他现在就住在纽约,其优选的作品“美国人”系列正是来到这里才拍出来的。更远一些的生活在纽约的法国画家杜尚,虽然他生在法国,却在纽约入籍成为美国公民,而关于他优选的东西都在美国出现。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被称为美国公众良心的女作家桑塔格也生活在纽约,直到2004年病逝。她属于第三代东欧移民(立陶宛)。再说到前面的安迪?沃霍,他也是保加利亚移民的后代。这种各个领域的文化艺术精英还有很多,也就是他们像马赛克一样,把纽约的全景一片一片地拼接起来。 如果要总结纽约文化艺术的特点,那么,它的特点实在太多了。一个区就有一个特点,一个博物馆就有一个特点,一个艺术家就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又都是世界文化艺术浓缩的精华。 文/纽妖 P68-69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08634807
条码 9787508634807
编者 卡生 陈明辉 纽妖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2-09-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简装
页数 144
字数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