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讲述的是,在我国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千千万万的烈士仁人,为着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十三岁的放牛郎王二小,就是其中真实的一个抗日民族小英雄。歌颂了战火岁月里的中国孩子,团结一心,不愿做亡国奴,顽强地投入了抗战洪流之中,在血与火中得到成长,甚至小小年纪就为保卫家乡献出了生命。本书的基调高昂,写出了那个年月里中国孩子的骨气和勇气,语言质朴流畅,读来令人振奋。
陈模(1923—2015),原名傅天漠,曾用名程模、尔东、陈震平。江苏泰兴人。1936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毕业于延安中央党校。历任上海抗日救国会临青学校学生会秘书,小先生第二分校校长,孩子剧团干事会干事、生活管理部部长,《抗战儿童》杂志主编,1951年后历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兼党委书记,《儿童文学》编辑部主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党组副书记兼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著有《少年英雄王二小》《记住的话》《失去祖国的孩子》《凤凰山女儿》《爱的火焰》等。长篇小说《奇花》获全国文艺作品二等奖。
少年英雄王二小
台儿庄上的小战士
小村长
假小子的故事
失去祖国的孩子
误入魔窟
捉“鬼”的故事
啊,高老师——记一个伪满小学生的谈话
少年英雄王二小
在我国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千千万万的烈士仁人,为着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年仅十三岁的放牛郎王二小,是其中真实的一个,抗日民族小英雄。
——题记
鬼子打来了
晋察冀边区涞源县的上庄,坐落在河北省的西北部。上庄北头的奶奶庙里,住着一个外来户王贵,是十几年前逃荒来的。他挑着一副担子,一头筐里是大儿子石头,一头筐里放着破棉絮和衣服。他给本庄地主刘家当长工,妻子给人家做针线活,1929年生下二小这孩子,七岁以后也给刘家放牛。
一天下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着,没有一丝风。上庄的一群放牛娃,在北山坡上放牛。十岁的王二小,胸前围着红布兜,腰间别着一副榆木弹弓。他掏出弹弓,瞄准树上的麻雀,不一会儿,就打下来三只。
二小的好朋友王文说:‘打鸟算啥?有种俺们比摔跤!”
二小挺了挺胸脯说:“就跟你比!”
二小一点不示弱。他猛抓住王文的衣襟,使出吃奶的力,和王文在坡上周旋。放牛娃们鼓噪叫好。正当王文把二小挎了腰将要摔倒他,二小突然一转身,来了个豹子勾腿式,把王文的腿一勾,竟使他嘴啃泥趴在地下了。众人无不叫好:“二小,真棒!”孩子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
正笑着,一个小伙伴以手背遮阳,朝村前大道上一瞅,喊道:“别闹!看,大路上来了好多人,俺们下去看看!”
大伙儿委托铁旦看着牛,其余的孩子一溜烟地下了坡。这群人身背行李,手拎包袱,打北边慌忙地走进村里,对人说:“不好啦!张家口的鬼子兵往这边打来了,你们怎么不逃啊?”
歪戴草帽的龚村长大声地说:“乡亲们,不要惊慌,日本人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俺们老百姓,谁来了也得支差纳粮啊!”
王文扯了扯二小的布衫:“别怕,俺们回家去说一声。”
王二小一家住在奶奶庙里。由于年久失修,奶奶菩萨早没了,屋顶漏雨,墙壁灌风。二小气喘吁吁地推开门,对躺在炕上的王贵说:“爹,日本兵快打来了,俺们也逃难去吧!”
王贵犯了黄疸病,长年累月地躺在炕上。他的脸色发黄,有气无力地说:“逃难,逃到哪儿去?!”
二小娘说:“你爹病得不轻,经不起折腾。”二小哥石头说:“小鬼子侵犯,不安好心。依俺看,拾掇一下也好。”
说着,他拿斧子把门打严实,将一张破桌子收拾好,靠在后墙根,再把零碎的东西放进篓筐里。二小赞成大哥的话,心还是忐忑不安地跳着。
祸从天降
天黑下来了。村里富有的人家套车将家当往外搬,有粮的在家挖地洞、藏粮食,大多数穷人唉声叹气,不晓得咋办才好。
后半夜,伸手不见五指。有一支部队,从庄上向南撤去,惊得庄上的狗乱吠起来。
四更天的光景,庄里的人在熟睡着。几十个日本鬼子,带着迫击炮、机关枪、长枪,如狼似虎地开到村边,对着农民的破屋炮轰、扫射起来,庄里庄外像开了锅一样。
一颗炮弹轰着了奶奶庙,王贵被一根坍下的横梁压牢,二小娘也被瓦砾、烂土埋住了。P1-3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5230783 |
条码 | 9787305230783 |
编者 | 陈模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0-05-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41 |
字数 | 175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