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同光之际的地方社会与政治:张荫桓致赵新.刘传桢书札释读

编号:
wx1202190851
销售价:
¥774.20
(市场价: ¥980.00)
赠送积分:
774
数量:
   
商品介绍

危楼上的盛宴:张荫桓和他的乱世功名

《同光之际的地方社会与政治》抢先发售披露了张荫桓在同治及光绪年间寄给赵新、赵世曾和刘传桢的书札共52封,计二百多开。这批信札写于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元年(1875),披露了张荫桓早年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串联起诸多人物(阎敬铭、丁宝桢、李翰章、裕禄、曾国荃等)与事件(捻军起义、筹办海防、济南教案、山东机器局、安徽赈灾等),对于研究张氏早期经历,分析人物性格和业务能力的形成,探索晚清地方政府的运作及其与中央政府、外来势力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出版时,采用四色彩印的形式,完整呈现信札的原貌,整理者除对信札进行点校外,还结合张荫桓生平、交游及时事,详细考订出信件的写作时间,并为信件中出现的人物做了详细的注释,提高了本书的学术价值。

马忠文,1967年生,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通史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政治史及近代史料文献。代表著作有:《晚清人物与史事》《荣禄与晚清政局》;合作整理《张荫桓日记》(上下册)、《近代名人书札》、《郭则沄自订年谱》等。
林锐,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献学、书画鉴定等。主要合作整理的文献有: 《张之洞致张佩纶未刊书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清代名人书札》《张荫桓诗文珍本集刊》《赖少其书信集》等。

前言
张荫桓致赵新书札
同治五年(1866)
十月十一日
十月廿七日
十一月初七日
同治六年(1867)
六月初八日
十一月十一日
十二月廿九日
同治七年(1868)
正月十四日
正月十六日
正月廿一日
正月廿二日
正月廿六日
二月初二日
二月十三日
二月十六日
二月十九日
二月二十日
二月廿一日
二月廿四日
二月晦日
闰四月晦日
五月十日
五月廿六日
七月初二日
七月十四日
七月既望
九月廿七日
十月初八日
十一月廿五日(附:致赵世曾)
同治八年(1869)
七月朔日
七月十九日
七月廿一日
同治九年(1870)
三月廿六日
同治十年(1871)
十月晦日
腊月十八日
同治十一年(1872)
四月廿五日
同治十二年(1873)
五月十九日
光绪元年(1875)
十月五日
十月廿三日

张荫桓致刘传桢书札
光绪八年(1882)
六月廿六日
七月初五日
七月十七日
八月廿八日
光绪十年(1884)
四月四日
四月十日
赵椿年跋
陈庆龢跋

附录
附录一 张荫桓致赵新书札、诗笺补
附录二 张荫桓致潘康保书札



看这批信,你就不会再感到奇怪:为何光绪会这么信任他,为何翁同龢说张荫桓比自己要更厉害。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真实的、没有套路的人。他不讲冠冕堂皇的话,每句话都在讲现实,讲解决问题的办法。

——沈津

 

张荫桓出身捐赀,久领钱谷,加上西俗做派,官场多遭人嫌,节操也并非全无可议处,但他是体制内官员中少数知道西方国情者,希望在正常秩序内推动国家进步,虽然建树很有限,但不惜以微力图改变,终以一身殉国,还是值得纪念的。

——陈尚君

 

忠文兄的文字很有灵性,毫不晦涩,可以作为散文随笔来阅读,并在阅读中感受到史学前沿的近期新成果,颠覆许多过去的成见。他做研究,注重史料挖掘,尤重从前人日记、书信等手资料的运用来生发新意,而不是陈陈相因、老拿一些陈章烂句自我重复,这是我很欣赏他的地方。

——姜鸣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 9787559635600
条码 9787559635600
编者 马忠文;林锐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9-12-01 00:00:00.0
开本 8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580
字数 14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