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稿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的论文集《刑法研究》的第八卷,主要内容是陈兴良教授所发表的犯罪论方面的论文,主要涉及违法性、有责性、未完成罪等三个方面的主题,所选论文时间跨度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所选论文所反映的不光是陈兴良教授个人在刑法相关专题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心得,还有我国刑法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所以,该文集的出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 录   
四、违法性(续)     1  
聚众斗殴抑或正当防卫:案件定性与界限区分——对常熟聚众斗殴案的评论    2  
张磊职务正当防卫过当案的定罪与量刑    6  
互殴与防卫的界限    16  
正当防卫如何才能避免沦为僵尸条款——以于欢故意伤害案一审判决为例的刑法教义学分析    33  
赵宇正当防卫案的法理评析    59  
防卫过当的司法认定——唐雪故意伤害案的法理分析    67  
紧急避险的法理分析    72   
五、有责性     79  
罪责序说    80  
从刑事责任理论到责任主义———个学术史的考察    96  
责任论的法理构造    126  
刑法中的责任: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考察    155  
主观恶性论    178  
论主观恶性中的心理事实    194 
论主观恶性的规范评价    205  
刑事责任能力研究    218  
论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    230  
故意责任论    236  
刑法中的故意及其构造    251  
过失责任论    278  
过失犯论的法理展开    294  
过失犯的危险犯:以中德立法比较为视角    322 
 过失犯的规范构造:以朱平书等危险物品肇事案为线索    345  
纯正的过失犯与不纯正的过失犯:立法比较与学理探究    370  
阶层理论在过失犯认定中的司法适用    394  
违法性认识研究    413  
违法性认识:中国刑法语境下的探讨    435  
期待可能性问题研究    448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性地位——以罪责构造的变动为线索的考察    470  
论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及其两者关系    487  
“应当知道”的刑法界说    495  
论无罪过事件的体系性地位    504   
六、未完成罪     513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514  
548  不能犯与未遂犯——一个比较法的分析    565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0291314 | 
| 条码 | 9787300291314 | 
| 编者 | 陈兴良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1-03-01 00:00:00.0 | 
| 开本 | 其他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600 | 
| 字数 | 563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