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系统介绍了急危重症微循环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全书共22章,内容主要包括微循环学基础理论,微循环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微循环的临床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微循环障碍与多器官损害,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理过程中微循环变化特征,特殊环境微循环改变的病理生理学意义等。
目录
章 微循环的结构及生理调节机制 1
节 微循环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血液微循环的形态结构 2
第三节 微循环的主要功能 13
第四节 微循环的生理调节及其机制 20
第二章 淋巴循环与休克 34
节 淋巴管的结构与功能 34
第二节 休克后淋巴循环的变化与调控 37
第三节 淋巴循环在休克发病中的作用 45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49
第三章 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53
节 炎症的基本概念与平衡 53
第二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59
第三节 革兰氏阴性菌及内毒素导致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64
第四节 革兰氏阳性菌及外毒素导致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79
第四章 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94
节 严重损伤导致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94
第二节 胰酶导致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98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101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因素导致的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105
第五章 全身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128
节 全身过度炎症反应时微循环障碍的主要表现 128
第二节 内皮细胞激活/损伤的作用 129
第三节 平滑肌细胞功能变化的作用 141
第四节 线粒体损伤在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 147
第五节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151
第六节 凝血激活与微循环障碍 152
第七节 白细胞激活与微循环障碍 153
第六章 微循环障碍加重全身过度炎症反应 158
节 缺氧诱导因子 158
第二节 细胞自噬和凋亡 161
第三节 其他炎症介质 165
第七章 微循环的临床评估方法 169
节 微循环结构简介 169
第二节 常见微循环临床评估方法、临床意义及进展 171
第三节 微循环临床监测方法的评估 189
第八章 常用干预措施对微循环的影响 192
节 液体复苏对微循环的影响 192
第二节 血管活性药物对微循环的影响 196
第三节 抗凝药/糖皮质激素/镇静药对微循环的影响 201
第九章 其他对微循环有影响的常用药物 205
节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205
第二节 抗炎药物乌司他丁 206
第十章 中医药在微循环障碍治疗中的作用 210
节 中医药改善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和机制 211
第二节 中医药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微循环障碍 215
第十一章 心脏与微循环 223
节 心脏血管与心脏微循环 223
第二节 心搏骤停与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 227
第三节 心脏微循环与复苏后心功能障碍 238
第四节 心脏复苏后的微循环调节防治 241
第十二章 脑与微循环 247
节 脑微循环的结构特点 247
第二节 脑血流与微循环的调控机制 251
第三节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与脑微循环 257
第十三章 肺与微循环 266
节 肺微循环的结构、功能和调节 266
第二节 肺微循环的压力、阻力和血流 268
第三节 肺微循环的监测手段 272
第四节 肺微循环导向的治疗策略 273
第十四章 危重症与胃肠道微循环 278
节 胃肠道微循环解剖生理 278
第二节 胃肠道微循环监测的临床意义 282
第三节 胃肠道微循环监测技术和应用 285
第四节 肠道微循环导向的重症治疗 292
第十五章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微循环障碍 297
节 胰腺微循环结构与调节机制 297
第二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 299
第三节 胰腺微循环障碍研究的评估方法 303
第四节 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的治疗方法 308
第十六章 肝脏损伤与微循环 316
节 肝脏微循环生理学特点 316
第二节 肝脏微循环障碍及调控机制 322
第三节 肝脏微循环的临床评估 327
第四节 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对肝脏微循环的影响 329
第十七章 肾脏损伤与微循环 333
节 肾脏微循环的结构与功能 333
第二节 脓毒症所致肾脏损伤肾脏微循环的基础与临床 335
第三节 缺血-再灌注所致肾脏损伤肾脏微循环的基础与临床 342
第十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47
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347
第二节 全身炎症反应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51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微循环的关系 353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356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监测 359
第六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360
第十九章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 366
节 概述 366
第二节 休克的微循环改变及机制 367
第三节 休克的常用微循环监测手段 369
第四节 微循环导向的休克复苏 373
第二十章 脓毒症与微循环 377
节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与微循环改变 377
第二节 脓毒症的微循环监测 379
第三节 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干预 384
第二十一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微循环 392
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微循环障碍机制 392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396
第二十二章 高原与微循环 407
节 高原环境与低/缺氧 407
第二节 高原缺氧环境与微循环 409
第三节 高原微循环变化的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意义 413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ISBN | 9787030687715 |
条码 | 9787030687715 |
编者 | 姚咏明,邱海波,马晓春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1-06-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27 |
字数 | 650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