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打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传统,它源于道观,兴于民间,遍布大江南北的乡野田间,是当下民间信仰很重要的存在形态之一,在滋养乡土生活、塑造民众精神以及孕育文明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功·事·礼:冀南的乡村打醮》一书基于近六年的田野调查,从一个较小的社会单元(村落与联村组织)出发,对河北广宗一带的乡村打醮仪式进行民俗志“深描”,生动呈现了华北地方道教仪式在当下的存活样态。借助“功”“事”“礼”等民俗词汇,作者探寻了地方历史传统与民众信仰实践之间的话语叙事与逻辑关联,从而提炼本土概念,探索中国话语体系的生活根基。
李生柱,1984年生,山东梁山人,民俗学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后。现为贵州师范学院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道教仪式与经籍、少数民族节庆等。在《世界民族》《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黔桂边区‘瑶传道教’濒危经籍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中国节日影像志?摆古节”、贵州省社科基金项目“贵州‘瑶传道教’经籍抢救、整理与研究”等多项课题。
导论
· 章 洗马:老漳河畔的古村落
节百里沙带:区域地理景观
第二节刘秀洗马:村落空间及其传说
第三节酸枣坟与拔贡林:家族的历史记忆
· 第二章 事:村落日常生活
节传统农事
第二节年中行事
第三节红事白事
第四节问事还事
· 第三章 “花花好”:村落信仰的组织与运作
节“行好”:信仰群体与组织
第二节神的种类
第三节神像的形制与生产
第四节神的居所:神圣空间
第五节神的出场:信仰节律
· 第四章 打醮:神的诞日与人的节日
节打醮的历史记忆
第二节醮前筹备
第三节正醮三天
· 第六章 以神之名:打醮中村际关系的塑造
节神圣秩序的象征
第二节礼仪传统的实践
第三节仪式音声的表述
第四节身体经验的层累
第五节技艺传承的规约
第六节仪式传统的发明
· 第七章 事与功:乡土社会的知识与逻辑
节白猫黑狗的传说
第二节两村一个会
第三节社交的村子
第四节地域结构的塑造
· 结语
· 附录
附录1:洗马村摆会、打醮期间念诵的经文
附录2:2013年3月洗马村醮棚内神位布局示意图
附录3:冀南乡村五天醮场科仪及其使用曲牌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 | 9787533489717 |
条码 | 9787533489717 |
编者 | 李生柱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1-08-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45 |
字数 | 323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