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北洋夜行记1+2(套装)

编号:
wx1202450476
销售价:
¥90.40
(市场价: ¥113.00)
赠送积分:
90
商品介绍

《北洋夜行记》

《北洋夜行记.2/金醉·魔宙》
★都市传说类微信大号“魔宙”主打故事,《北洋夜行记》系列新作,重磅上市。
★有名演员、主持人王刚(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倾情推荐:“北洋夜行记特别像儿时听长辈给我讲的故事。”《北洋夜行记》有声版由王刚老师亲自操刀主播,为你讲述那段奇事连篇的历史。
★精心修订,豪华制作,带来舒适阅读体验:典藏双封,压纹纸折叠外封、双面印刷,外封展开背面为《白日新闻》北洋旧报纸复刻;内封选用烫金、烫红工艺,典雅精致;随书附赠:夜行者标志异形贴纸+金木名章书签。
★复刻北平旧貌,寻迹市井城南。用光怪陆离的故事触摸历史的遗迹,于虚实之间探访老北京城的都市传说。

《北洋夜行记》
金醉著的《北洋夜行记》讲述了2016年夏天,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笔记记载了北洋年间一系列罪案实录和神秘事件调查。旧书商生前好友金醉是一名都市传说研究者,他发现,笔记中暗藏了一些被历史忽略的真相,以及众多显赫人物不为人知的一面,这本笔记的主人属于一个隐秘群体――夜行者。
《北洋夜行记.2/金醉·魔宙》
2016年7月,金醉在一个离奇的命案现场,偶然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记录者竟是他的太爷爷金木。
笔记里记载的,是金木在民国期间调查过的一系列罪案实录和神秘事件。
此后3年里,金醉和他的助手们在北京东四胡同的金家老宅里,将这些事件整理成故事:
女生惨遭黑狗血,老妇大破偷窥秀——假戏真做
哑巴寒潭沉马骨,金木大战杀人魔——得不偿失
发廊惊现血手印,校场失盗木飞机——鸠占鹊巢
猛虎出走花炮厂,恶童创立真火教——同归于尽
……
本书收录了19个案子,每个案子都可以一口气读完。这些故事将带你进入民国,与金醉一起探寻北洋时期的百态人生,让你在娱乐的同时,还能了解很多历史知识。

《北洋夜行记》
金醉,男,都市传说和历史研究者,都市传说公众号“魔宙”主笔。
《北洋夜行记.2/金醉·魔宙》
金醉
男,都市传说和历史研究者,都市传说公众号“魔宙”主笔。代表作《北洋夜行记》系列。

《北洋夜行记》
《北洋夜行记.2/金醉·魔宙》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北洋夜行记》
砖缝里的骨头
如果你曾坐在咖啡馆听别人谈话,就会留意到,人们总会不经意地评价过去的人和事。要是你没泡过咖啡馆,随便回想几次你听到的谈话,也会发现确实如此。
讲过去的人和事,并加以点评,几乎是每场谈话无法回避的。
这里的“过去”,一般不太遥远:前天,上周,有一年……最多再远一点,“那时候,我妈还没生我”。
当谈话跨越到讲话者出生以前太远的时代,就变成了“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的历史故事,往往来自书本、课堂和影视。这些超越人生经历的故事,和亲身经验混合杂糅,形成了当下的我们。
你随便一开口,就包含了过去所有的人生经验和对历史的理解。
《北洋夜行记》故事里,有两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曾在清宫做太监的赖小辫,一个是在隆福寺卖人肉抻面的刘三。
赖小辫年轻时为了谋生,自己切了下面,进宫当了太监。后来给赶出宫,连自己的“宝贝”都没带出来。别的太监为找回“宝贝”费尽心力,他却说:“我现在过得舒坦,还想它干嘛?”于是,他嫖娼找乐,后来还结了婚。当年自己“甩柜儿”的故事,他当作笑谈讲给人听。
刘三年轻时,差点在饥荒里饿死,为了活命,他吃了人肉。这件往事成了他无法越过的利刃,时刻绞杀他,只有化身为道德审判者,他才能觉得舒坦。于是他像背负使命的行刑者,一个接一个地杀人,再将人肉卖掉,“看见那么多人都喜欢吃人肉,心里总算踏实了”。
一个人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不是因为他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他如何看待过去。单一个体如此,社会也是如此。
美国历史学家柯文(Paul A.Cohen)在其研究义和团运动的著作《历史三调》中,提出三种看待历史的视角,也就是所谓Three Keys:事件(Event)、经历(Experience)和神话(Myth)。
历史学家讲述过去的一段历史时,往往是上帝视角。为了讲述,他去定义“起因”“发展”和“结果”,并将其放在更广阔的时间区间内审视,挖掘“意义”。这种历史讲述,把历史当成了可以定义描述和解释的事件,是一种最常见的历史“塑造”方式。 这样的塑造,往往将鲜活多义的历史变成时间线上的呆板标记。
事件讲述者重塑过去的过程,神话讲述者则给予过去解释。他们为了某种目的——政治、意识形态或自我情感,截取历史片段或某些特性,来下结论,宣称这种结论是对过去的“正确”解释。
1918年,曾写文章批判义和团,认为这是一段“可笑可惊可恼可悲的往事”, “要想义和拳不再发生,非将制造义和拳的种种原因完全消灭不可”。
此时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向往“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当然要彻底反义和团。
1924年,又写了几篇文章说明他对义和团的看法。这次,他将义和团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并列为重要的国民运动:“……义和团之藐视条约,排斥外力外货及基督教,义和团之排斥二毛子三毛子——帝国主义者之走狗,都无可非难……”
不同时期,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是陈的思想有了实质性变化,而是他所处的阵营和宣扬的观点需要这种转变。
“为我所用”,就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将历史资料工具化。这种情况下,历史往往成为讲述者的论据库,成为当下观点的背书。
最喜欢此种讲述方法的,往往是振臂高呼者。要想一呼百应,就需要煽动和统一思想,不知不觉便会出于现实目的曲解和选择历史信息。这不是以史为鉴,而是以史为剑。
为什么多数历史记载喜欢找典型,做里程碑?一是便于确定事实的“唯一性”,二是便于确立解释的“正确性”。这样的历史书中,手持利刃冲锋在前的领袖,往往居于画幅的中心,名垂青史。然而,关注典型和里程碑,是最无趣的。
相比之下,我更关心错综复杂和没有经过学者“合理”解释的历史事实——当时当地人的“经历”(Experience)。
被皇帝赶出宫的太监、因饥荒逃到北京挑粪的河南人、被军人欺凌的巡警、在五四运动当天经过赵家楼的车夫……这些“半虚构”的人和事,存在于历史塑造和解释者的视线之外。大时代下的无名者,如同煌煌史书里的毛边,历史车轮上的泥垢,或者不过是时代主线边缘的墨点。
网上传过一张电视剧截图,男主角对着镜头说:八年抗战就要开始了。这种可笑的编剧思维,就是简单刻板历史学习的结果。
历史的亲历者,并没有怀着各种预设的“目的”和“意义”,更没有未卜先知的全局观。他们所面临的是具体、实际的境遇,并因此做出艰难或随意的人生选择。
与我同龄或更小的年轻人,已经接收了太多简单片面的历史信息,或许可以尝试放下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预设的结论,尝试理解和想象当时当地的情景,以及亲历者的体验。
台湾学者杨照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人不理解电影里的劫匪说“挡我财路,如杀我父母”,觉得太极端。但换个思路想,子非劫匪,安知劫匪之生存状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有些人就生存在极端环境中,一次抢劫失败,结果可能真的是父母饿死。
我们经常无法代入更渺小更边缘的人和事,就是因为他们被历史和故事讲述者忽略。
唐诗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总能记得住名将,却彻底忘记骨头。
很多人都听过建桥修路或盖高楼时“打生桩”的传说——为了使建筑万年不倒,要将一些活人生祭,打入地基。这些生祭品,就是微不足道者,是历史长城砖头缝里的骨头。
如果说《北洋夜行记》编排和敷演历史是别有用心的,那么这个用心很简单,就是想关心一下砖缝里的骨头。

《北洋夜行记》

《北洋夜行记.2/金醉·魔宙》
“北洋夜行记特别像儿时听长辈给我讲的故事。”
——有名演员、主持人 王刚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等
ISBN 9787505749733
条码 9787505749733
编者 金醉·魔宙
译者
出版年月 2021-08-01 00:00:00.0
开本 其他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版次 1
印次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