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系列教材7: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概论

编号:
wx1202459913
销售价:
¥55.25
(市场价: ¥65.00)
赠送积分:
55
商品介绍

本书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历史方位,着力体现理论的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系统性、开放性、优选性,探索构建中国经济“强起来”的理论体系。本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引领性学科,是整个学科体系的灵魂,是“学科的学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了适合党政干部和研究生教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教材”,作为向中国共产党100 周年华诞的献礼。《新时代政治经济学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教材”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经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很本质也是很显著的特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新时代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近期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有力指导了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书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历史方位,着力体现理论的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系统性、开放性、优选性,探索构建中国经济“强起来”的理论体系。本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占斌 现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目录
绪  论  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
节?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3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4
二、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三、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6
四、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 ?7
第二节?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7
一、发展主题的时代性:凸显新时代的中国“强起来” ?8
二、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8
三、
发展方式的科学性: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关系 ?9
四、
发展理念的创新性:用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
发展 ?9
五、
发展格局的自主性: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
性深层次变革 ?10
六、
发展方法的系统性:全面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 ?10
七、发展内容的开放性:与时俱进的开放创新 ?11
八、发展维度的全球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1
第三节?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涵 ?12
一、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立论基点 ?12
二、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方向 ?13
三、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主线 ?13
四、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重点难点 ?14
五、建构了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5
六、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制度自信 ?16
七、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17
八、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演进方向 ?18
九、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实践舞台 ?19
十、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世界眼光 ?20
第四节?新时代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意义 ?21
一、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意义 ?22
二、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意义 ?23
三、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23
四、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意义 ?24
五、新时代政治经济学的世界意义 ?25
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 ?27
节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29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29
二、正确处理“一个改变”和“两个没有变”的关系 ?31
第二节?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32
一、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 ?33
二、发展方式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 ?34
三、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 ?34
四、增长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35
五、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
转换 ?36
六、经济福祉从先好先富转向包容共享 ?37
第三节?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主题 ?37
一、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 ?38
二、主动应对“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 ?38
三、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39
第四节?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理念 ?40
一、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新发展理念 ?41
二、从整体上系统化科学把握新发展理念 ?41
三、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 ?42
四、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求真务实的行动落到实处 ?42
第五节?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43
一、推动形成国内循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43
二、加快构建国际循环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44
三、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45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 ?47
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和认识过程 ?49
一、1949—1992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49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50
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51
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52
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创新和发展 ?53
第二节  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 ?55
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
理论 ?55
二、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理论的学理研究 ?63
第三节  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 ?66
一、从共同富裕思想到共享发展理念 ?66
二、以共享发展的理念引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71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 ?72
第四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77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
特征 ?77
二、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选优势 ?79
三、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82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85
节?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形成 ?87
一、
站起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代中央领
导集体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88
二、
富起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
导集体对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89
三、
强起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
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91
第二节?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征 ?92
一、基本内涵:中国道路在经济领域的现实拓展 ?93
二、主要特征: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始终坚持“七个结合” ?94
第三节?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制度优势 ?98
一、
所有制优势: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 ?99
二、分配优势: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0
三、体制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2
第四节?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意义 ?104
一、理论意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04
二、
实践意义: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
发展新模式 ?107
三、
时代意义: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109
四、
世界意义: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提供中国
方案 ?110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115
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成与发展 ?117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渊源 ?117
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成 ?121
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 ?124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和特征 ?126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 ?127
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129
三、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的构成和作用 ?131
四、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征 ?133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134
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35
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37
三、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农村集体所有制 ?14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145
节?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4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创立 ?148
二、苏联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制度探索 ?150
三、中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制度探索 ?153
第二节?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158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与分配 ?158
二、社会保障制度 ?161
三、按劳分配与按劳分配为主体 ?163
四、多种分配方式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165
五、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分配制度 ?16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 ?170
一、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170
二、完善初次分配制度 ?172
三、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174
四、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77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1
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18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83
二、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架构 ?18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189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和特征 ?19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涵 ?19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99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203
一、推进市场制度改革创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203
二、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204
三、健全体制机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207
四、
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
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208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209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调节 ?211
节?政府的经济职能 ?213
一、政府基本经济职能的内涵 ?213
二、新时代政府经济职能定位 ?215
三、提高政府经济治理水平和效能 ?217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调节 ?221
一、社会主义经济微观调节的内涵 ?221
二、社会主义经济微观调节的必要性 ?222
三、社会主义经济微观调节的方式 ?224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的中观调节 ?227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观调节的内涵及特征 ?227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观调节的重要性 ?228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观调节的实现 ?231
第四节?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节 ?233
一、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节的必要性 ?233
二、新时代宏观调节的目标和任务 ?235
三、新时代宏观调节体系的完善 ?240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245
节?中国产业结构演进 ?247
一、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理论 ?247
二、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249
三、未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252
四、推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 ?253
五、加快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措施 ?255
第二节?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56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 ?256
二、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演变轨迹 ?258
三、新发展阶段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定位 ?261
四、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261
第三节?中国城乡融合发展 ?264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64
二、新中国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的发展历程 ?267
三、中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取向 ?270
四、推进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271
第四节?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7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273
二、新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275
三、新发展阶段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 ?276
四、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举措 ?278
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281
节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283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283
二、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机相融 ?284
三、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与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 ?286
第二节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288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难以延续 ?288
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客观必然性 ?290
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 ?292
第三节  推动形成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293
一、经济全球化出现新情况新挑战 ?294
二、“逆全球化”有所抬头 ?295
三、加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296
第四节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98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298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300
三、大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02
第十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305
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提出 ?307
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307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 ?309
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之前 311
四、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313
第二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 ?315
一、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的设定 ?315
二、关于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设定 ?319
第三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路径 ?321
一、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322
二、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抓好发展这个党执
政兴国的要务 ?322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制度保障 ?323
四、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根本保证 ?324
第四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 ?325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325
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27
后??记 ?329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央党校出版社
ISBN 9787503571794
条码 9787503571794
编者 张占斌黄锟
译者 --
出版年月 2021-07-01 00:00:00.0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348
字数 347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