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主要以文学与音乐关系为视角,对《诗经》、唐前挽歌、汉唐乐府诗、唐宋词、元曲、昆曲等中国诗歌史、音乐文化史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重加研讨。中国诗歌两三千年的历史演进主要表现为中国文人对汉字声、韵、调等要素愈加自觉的体认和利用,这具体表现为对文字形式美和文体规范的自觉追求。中国式的歌唱都是以传辞为目的,“文”为主、“乐”为从,“文”决定“乐”。带着这样的眼光,我们对《诗经》“风”“雅”“颂”的划分、对先秦以及汉魏六朝的挽歌、对汉唐乐府诗、词曲起源、词曲调牌与宫调、南北曲的歌唱等问题,都可能有全新的认识。本书作者曾以“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研究”为题申报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获得立项,本书为作者以此项目为中心、持续多年的学术探索的成果。 本书目录:中国韵文之结构与演进百年《诗经》研究献疑挽歌流变考汉唐“乐府诗”辨证《全唐诗》应当收录“词”么?读《唐诗三百首》志疑《花间集笺注》前言“曲”变为“词”:长短句韵文之演进“诗变为词”说辩证《九宫大成》之“词乐”刍议“词牌”与“曲牌”辨析“曲牌”本不分“南”、“北”南戏本不能成“套”,北剧原不必分“折”论元曲调牌及其宫调的标示元剧“楔子”推考论“高腔”与“弋阳腔”、“昆山腔”等诸腔之关系“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试论昆曲作为一种文士文化曲唱“字腔”、“过腔”辨证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也谈中国昆曲作为“文化遗产”的保存问题读洛地先生《戏曲音乐类种》
解玉峰,1969 年 10 月生,山东日照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自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南京大学很好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11年入选江苏省333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近年先后主持“20世纪中国戏剧学学术史研究”、“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之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古代文学等文史方面研究,出版《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等专著多种,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史》等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ISBN | 9787101152005 |
条码 | 9787101152005 |
编者 | 解玉峰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1-09-01 00:00:00.0 |
开本 | 其他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68 |
字数 | 312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