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啊,给我一本小说,让我听听小说说了些什么。可是小说家呢,却常常是些唾沫横飞的骗子。”—— D.H.劳伦斯? 天才的另一个侧面——英国有名作家D.H.劳伦斯谈小说、诗歌、艺术 英国有名作家劳伦斯以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等闻名于世,但他同时也在诗歌、评论和绘画方面颇有造诣。本书就是劳伦斯的读书和艺术随笔集,收录了他论美国作家及作品的杰作《美国经典文学研究》、严肃著作《托马斯?哈代研究》、有名评论《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辩护》以及其他关于小说创作、诗歌、绘画的随笔十余篇,带领我们认识天才的另一个侧面。? 文学批评中少有的杰作,个性十足,小说家的入门读物不同于小说的细腻,劳伦斯的读书随笔笔触犀利、充满激情和个性,表达了许多在当时颇为大胆、前卫的观点,对大师托尔斯泰、小说家乔伊斯和英美小说创作现状均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充满幽默感,今天读来依然令人耳目一新。其中《美国经典文学研究》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中少有的杰作之一”,结合社会历史对美国文学和文学家创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天才小说家的创作思想,更是小说评论和小说创作的入门读物之一。
《劳伦斯读书随笔》是英国有名作家D.H.劳伦斯的读书随笔集,收入劳伦斯谈论小说创作、艺术与道德、以及《美国经典文学研究》和谈论其他作家作品(如托马斯·哈代、托马斯·曼等)的经典评论作品。劳伦斯以小说创作赢得声誉,也是20世纪一位重要的诗人,但是他对文学和阅读的批评随笔同样富有价值。这些随笔充满激情和个性,态度鲜明,具有浓重的思辨色彩。其中的《美国经典文学研究》更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中少有的杰作之一”,“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亦是对文学批评的较为贡献,本身就是一部血运旺盛的文学作品”。
D.H.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20世纪英国小说家、批评家、诗人、画家。他出生于一个矿工家庭,因其创作内容大胆而颇具争议性,代表作品有《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陈庆勋,男,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研究,出版著译作品有《末代大亨》《天使望故乡》《雾都孤儿》《艾略特诗歌隐喻研究》等。
天才的侧面像/陈庆勋?——《劳伦斯读书随笔》序
?谈小说
?小说为什么重要
?道德与小说
?小说与情感
?给小说动手术或者扔一颗炸弹
?约翰·高尔斯华绥
托马斯·哈代研究(选译)
乔万尼·维尔加
《宗教法庭大法官》序
德国式作品:托马斯·曼
美国经典文学研究(选译)
《新诗集》自序
诗歌中的混沌——《太阳的凯旋车》引言
评《当代诗选第二辑》
雷切尔·安南德·泰勒
艺术与个人
艺术与道德
作画
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辩护
谈小说
有人说,小说的寿数已尽。也有人说,小说是快要戴上头的月桂,青青翠翠。既然是大家谈,我也说上几旬又有何妨!
在桑塔亚那先生看来,现代小说已经日薄西山,因为小说的气息已变得如此微弱。看来,桑塔亚那先生不耐烦了。
我自己也很不耐烦了。哪一本现代小说都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卒读。你读一点点就知道它的下文是什么,也许你根本就不想知道它还有什么下文。
真惨。不过我转而一想,这不是小说的错。错在那些小说家。
你想把什么东西塞到小说中就可以把什么塞到小说中,可为什么人们塞来塞去,塞的却老是同一样东西呢?为什么一写到口味就都是鸡肉口味呢?也许是鸡肉口味正风行一时吧。但是谁个吃腻了谁就会个嚷:换换口味。
小说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比伽利略的望远镜和某某人的无线电还要伟大得多。小说是迄今为止人类拥有的很高表达形式。为什么?因为它对保证之物太无能为力。在小说中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是一种相对关系,如果这部小说还有什么艺术可言的话。它里面可能有那么一点说教,但这不算小说。作者可能袖子里还揣着某种说教的“企图”。的确,大多数作家都有这种“企图”,比如托尔斯泰的基督教社会主义、哈代的悲观主义、福楼拜的理性绝望。但是即使说教的企图恶劣如托尔斯泰和福楼拜,它也不至于将小说判处死刑。
你可能会说,福楼拜的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什么企图。但是小说家的哲学不是一种高层次的企图又是什么呢?既然每一位够格的小说家都有一门哲学——甚至巴尔扎克也有,那么每一部像样的小说就必然有某种企图。只要是一种大企图,而且不与激情和灵感相左,那也未尝不可。
渥伦斯基不是犯罪了吗?但是这种罪是人们诚心企盼的一种完美。这在小说中明摆着,管你老托尔斯泰承不承认。《复活》中那位后来变得道貌岸然的公爵。却是个笨伯,没人稀罕他的虔诚,也没人相信。
小说伟大就伟大在这里。它不会允许你说教撒谎,也不会理睬你的说教撒谎。当渥伦斯基得到安娜·卡列尼娜之时,普天之下哪个都在为之欢欣鼓舞。那么罪呢?从这一角度看,所有的悲剧都是由于渥伦斯基和安娜害怕社会引起的。魔鬼是社会魔鬼而绝不是阳物魔鬼。他们无法为发自内心的激情而生,不敢为之感到骄傲,不敢对着古隆迪老太’的老眼啐一口唾沫。这种窝囊才真的是“罪过”。这种罪过在小说中明摆着,还打缺了老列夫的门牙呢。“作为军官,我还有点用,但作为男人,我是一团废物。”。渥伦斯基如是说——也许是效果相同的什么别的话。好个无耻之徒,作为人、作为男人只是一堆废物,当然就只能充当社会的走卒了。还是“军官”呢,老天!别人在歌剧院里背对着他,就那么个原因,就好像别人的背不如脸好看!
而老列夫呢,他千方百计编得全是阳物的过错。这个老骗子!没有这种阳物的光彩,列夫的大作又能归入哪个册子呢?还要责怪那一杆子热血,它才真的给了他一切生命财富呢!真是个犹大!缩成一条癞皮狗吧,没血性的社会。用你的基督教社会主义去为那位脏兮兮的古隆迪老太戴上新帽子、抹上粉脸吧。真够兄弟,真是同一个被阉割了的父亲的两个儿子!
小说自个儿在背后将渥伦斯基踢了个嘴啃泥,还打掉了老列夫的门牙,我们可要学着点儿。
真是烦人,几乎所有的大作家都怀揣着某种说教的企图,不然就是某种哲学,与他们的激情灵感背道而驰。在他们的激情灵感里,他们都是些阳物崇拜者。从巴尔扎克到哈代,不,从阿普列乌斯到E.M.福斯特,无不如此。然而一到他们的哲学,或者他们美其名日的什么东西,他们无不变成了十字架上的耶稣。真烦人,为什么要给小说背上一副这样沉重的枷锁呢?
但是小说一直是这么背着枷锁的。上千上万的英雄一世的男女主角都是这样被悲哀地钉上十字架。甚至那本傻乎乎的表里不一的《复活》,还有那本居心险恶的表里不一的《萨朗波》,尽管有位颇具阳刚之气的受难英雄马托,也在一位珠光宝气的公主的十字架上受着折磨。
P1-4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ISBN | 9787100203111 |
条码 | 9787100203111 |
编者 | (英)D.H.劳伦斯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2-01-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346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