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中国食物( 蔬菜史话+水果史话)

编号:
wx1202606620
销售价:
¥102.06
(市场价: ¥126.00)
赠送积分:
102
数量:
   
商品介绍

《中国食物 蔬菜史话》
? 蔬菜有什么好吃的?中国人为何爱种菜?从古至今国人所吃的蔬菜都是哪些植物?本书以中国历史进程为脉络,梳理从夏商周、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到现代的蔬菜食用史,讲述中国蔬菜的种植经历、食用状况和国人消费观念,从历史、文化和饮食等方面探究国人的蔬菜观,再现蔬菜在中国的发展史,感知中国蔬菜食用习惯的变迁。
? 这是一次新角度的“游历”,从离我们生活最近的食物(蔬菜)的角度去感知时空变迁和现代的发展成果,是一次很特别的阅读体会。
《中国食物 水果史话》
一次追寻中国水果起源的植物学探究!一场给美食爱好者的水果文化趣谈!全书的史料考据与趣味故事并茂,史实逻辑清晰,既是一本植物史参考书,又是一本大众科普的趣味读物。1.穿越时空重走中国水果进化之路!植物学博士探究中国原产水果的进化史,从植物学、历史、文化等角度,让你知道葡萄是怎样被分为了“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的;苹果和苹果梨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2.踏入历史长河感知中国美食文化水果! 杨贵妃与千里走荔枝的“绑定”藏着哪些秘密?郑和下西洋“采宝”却为何绕过了榴梿?西方植物猎人曾经的窃果偷桃给世界水果产业带去了什么……

《中国食物 蔬菜史话》
本书带着古人吃什么菜、怎么吃菜和为什么吃这些菜的问题,去讨论中国蔬菜的起源与发展:为什么在夏商周时期“井田种粮、山间野菜”是基调?古人吃的蔬菜跟现代的蔬菜品种有什么植物学关系?是什么推进了中国蔬菜的发展进程和方向?
作者以中国历史进程为脉络,从中国人为什么爱种菜开始谈起,依次梳理了从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国人的蔬菜观和中国的蔬菜品种及蔬菜产业与蔬菜文化。针对各个朝代国人蔬菜食用喜好变迁、种植经历、消费观念及社会文化场景进行探究。作者以中国蔬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融合植物知识、历史脉络、中国饮食文化等不同话题,开放性地探究了中国人的蔬菜史和蔬菜观,展现了缤纷、生动的国人生活史。让我们可以通过时间、空间和植物学等多维度去了解、熟悉真实却“隐蔽”地存在于中国人生活与传承中的蔬菜知识与历史文化。
《中国食物 水果史话》
这是一本以中国水果为主题的轻阅读科普书,讲述了梨、桃、荔枝、柑橘等中国本土水果如何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葡萄、石榴、苹果等外来水果如何进入中国的一系列故事,让我们可以跨越时空去了解、熟悉不为人知的水果文化历史。
想了解“植物猎人如何窃取了我国的猕猴桃”“郑和下西洋为何不带回榴裢”“杨贵妃的荔枝从何而来”吗?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中国食物 蔬菜史话》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中国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果传》《风味人间》等多部纪录片的科学顾问。著有《中国食物:水果史话》《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等多部畅销科普书。

《中国食物 水果史话》
《中国食物 蔬菜史话》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中国食物 蔬菜史话》
     我们都知道,要想维持一个王朝的统治,充足的赋税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在古代中国,从商周到明清,农业生产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也是最主要的赋税来源。每个朝代都有相应的征收赋税的方式。在商周时期,井田制既是基本的生产关系,也是制定赋税制度的基础。
《孟子·滕文公上》对井田制有过解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大致的意思是:耕地被划分成公田和私田,一块公田居中,周围围绕着8块私田,排列成“井”字形,因而有“井田”的称谓。所有农夫都要到公田劳作,公田出产的粮食归天子所有,这就相当于缴纳了赋税。在忙完公田的工作之后,才可以耕种自己的私田,获得养家糊口的粮食。
但有很多学者认为,如此方方正正的大规模田地实在不好找,尤其是考虑到当时的耕地大多集中在河流附近,想要找到大量方正的耕地更是艰难。所以,“井”字形田地很可能只是一种便于解释的、理想化的分配模型而已。
那么,为什么当时的农民不去开垦更多土地、种植更多农作物,那样不就可以吃饱喝足,甚至积累大量的财富吗?其实,每一个农民应该都想这样做。但是别忘了,在农耕文明初期,生产条件原始落后,在青铜制工具尚未被大规模使用,仍依赖木制和石制工具的状态下,开垦荒地是多么困难的任务。 要想获得足够的粮食,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集中人力协同耕作,二是选择那些容易耕种的土地。但是对普通农夫来说,这两件事他们都没有选择的权力。
人力集中劳作的场景,在展现古代生产场景的画作中有很多:众人排成一排,用农具来翻田和平整土地。涉及农具的汉字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偏旁——“耒”(lei)。
耒是一种用于耕种的尖头木棒,使用的时候将尖头插入土中,翻动土块。后来的农具可以说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加了尖头铲用于翻地的耜(si),加了齿用于平整土地的耙(pa),加了连枷用于脱粒的耞(jia),等等,都是如此。毫无疑问,耒就是所有农具的“祖先”。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去找将要从土里爬出来的知了猴(金蝉的俗称),不过用树枝挖土是很好困难的,如果换成小铁铲就会轻松很多。使用原始农具的种植者当然也会碰上这样的问题,但是深翻土壤又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这不仅可以促进作物扎根.也可以将表层杂草的种子埋到土壤深处,抑制它们发芽。
为了解决工具受限条件下的翻土问题,农夫们就只能并肩作战了。因为几个人同时将耒耜的末端插入土中,可以翻动更大的土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际上,直到19世纪末,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农夫仍在使用类似于耒的工具“乌迪亚”进行耕种,三人排成一排并肩行进翻土。同样的生产场景也发生在伊拉克:三人用铁铲并肩协作翻土,尽可能地深翻土壤。
在古代,由于缺乏有效的灌溉系统和施肥技术,一块耕地的基础条件就决定了这块地的农作物产量。那些靠近河流的土地,既灌溉方便,又有洪水带来的充足营养,自然是耕地的优选。
P3-5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 9787521739015
条码 9787521739015
编者 史军
译者
出版年月 2022-03-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页数 240
字数 200000
版次 1
印次 1
纸张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