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 本书是关于动物议题的多方面指南,从展演动物、野生动物、同伴动物,到经济动物、实验动物,每章对不同类型的动物进行主题式论述,使读者对动物议题有全景式了解。
2. 本书在每章末尾围绕该章主题,列出了可进一步参考的书目和电影,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研究某一议题的可靠线索。
3. 本书并非抽象的理论阐述,而是在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和具体社会事件的分析中展开伦理思考,希望帮助读者在面对争议性动物议题之时,找到行动和论述的支点。
全书分为两部分,前六章作为第一部分讨论的是人类对待动物的几种主要形式与议题:展演动物、野生动物、同伴动物(狗)、同伴动物(猫)、经济动物与实验动物;后三章作为第二部分则分别从当代艺术中的动物利用、被符号化的动物变形,及大众文学中的动物形象分别进行论述。作者的写作宗旨在于指出一种新的“动物地理学”视野,将被排斥和驱逐的动物重新纳入城市的脉络之中,并试图阐释和解决动物如何在城市运作的逻辑之下,重新与人类社会相连。
黄宗洁
黄宗洁,台湾地区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现任台湾地区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台湾地区及香港当代文学、家族书写、动物书写等。长期关心动物伦理相关议题,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则为城市中动物与人的关系。著有《伦理的脸:当代艺术与华文小说中的动物符号》《生命伦理的建构:以台湾地区当代文学为例》《当代台湾地区文学的家族书写──以认同为中心的探讨》,与黄宗慧合著有《就算它没有脸:在人类世思考动物伦理与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难题》。
目录:
推荐序:悲伤故事的一千零一夜
自序:让改变的力量,流动到远方
导论:不得其所的动物
1 展演动物篇:动物园中的凝视
2 野生动物篇:一段“划界”的历史
3 同伴动物篇I:当人遇见狗
4 同伴动物篇II:在野性与驯养之间
5 经济动物篇:猪狗大不同
6 实验动物篇:看不见的生命
7 当代艺术中的动物:伦理的可能
8 被符号化的动物:动物“变形记”
9 大众文学中的动物:寻回断裂的连结
注释
这是一门现代人(不分大人、小孩)的必修课。
——骆以军(小说家)
当我们谈论动物时,我们其实在谈论人类自己。
——张婉雯(作家)
如果年度好书只能推荐一本,《它乡何处?》必是我的那本专享。
——刘叔慧(作家)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9787305250279 |
条码 | 9787305250279 |
编者 | 黄宗洁 |
译者 | |
出版年月 | 2022-03-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
纸张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