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中考 高考 考试 开卷17
服务电话 024-96192/23945006
 

李叔同(名如何爱如何生命该如何)

编号:
wx1202652668
销售价:
¥31.28
(市场价: ¥46.00)
赠送积分:
31
数量:
   
商品介绍

孤独却能孤独至灵魂丰满,从人间才子到佛门大师,修世情,修悲心。一个转身,他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

他曾有着对红尘深厚的爱,却在最绚烂至极的时候,突然斩断世情俗怨,抛妻别子,遁入空门,“索性做了和尚”。也许,这就是弘一大师李叔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作为一代高僧,弘一大师其人如大海,认真、宽容、超然别有很好;其言如诗文,才骨、风骨、傲骨尽显其中。
本书文笔鲜活,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娓娓道来的叙述,将主人公的生平、才艺、情谊、游学、困惑、佛学等予以多角度呈现,既严谨,又通俗,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和领略一代大师的传奇人生历程和感受大师认真与超然的智慧。

马文戈,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文化学者,文化部乡土艺术中心文学顾问。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研究,擅长于历史人物的写作,文笔优美清新,描写细腻深情,能于宁静美丽的文字之中尽显人生情怀和生命感悟。发表文章著述数百万字。已出版作品:《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六位风流才子的悲喜人生》《桃李春风总关情:<诗经>里的古老爱情》《谁的红颜,谁的江山》《天下美文修心卷:世上好看的风景,不如回家的路》等。


第一卷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章 津门岁月
桐达李家
初到人间
亲情别离
佛心缘起
第二章 豆蔻年华
儿时启蒙
文才初露
才艺博学
第三章 花事匆匆
痴迷戏剧
惆怅初恋
情定终身
第四章 破碎河山
南迁上海
“天涯五友”
草堂著作
第二卷 问君此去几时还
第一章 “自新”强国
南洋公学
退学风波
入“沪学会”
第二章 海上风情
烟花巷柳
红颜知音
挽歌长逝
第三章 东渡扶桑
沈沈乐诗
西洋画意
演绎戏剧
雪子姑娘
第四章 学有所成
回归故里
上海文坛
执教生涯
先生行状
为师为父
博通艺文
第三卷 天涯无岸入空门
第一章 西湖因缘
湖光山色
与妻对话
不如归去
明月凡心
断食日志
第二章 做了和尚
灵魂皈依
缘诀红尘
出家之事
披剃为僧
情断佛堂
受持戒律
第三章 菩提树下
舍俗学佛
结夏清修
闭关研律
第四章 云游弘法
出关游沪
随缘随喜
大心凡夫
护法正义
家书深情
第四卷 万籁俱寂普万方
第一章 所缘之缘
前尘故旧
护生画集
晚晴山房
无上清凉
第二章 誓愿南山
弘愿浙东
诸多磨难
远行南闽
华严梦影
兴学育人
第三章 慈悲家国
以戒为师
国难当头
最后忏悔
第四章 普陀圣光
流水行云
归去来兮
安详圆寂
附录
著作
评语

     第一章 津门岁月
桐达李家
“南有上海,北有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发展目前,天津的地位丝毫不逊于上海。天津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既是连通南北的漕运枢纽,又是连通世界的海运港口,同时还是拱卫京师的重要门户。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使天津在明清时期,就逐渐成为了全国商品货物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四海之珍,南北之财,咸集于此。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说不尽的繁庶和风采。
这就是李叔同出生的地方。天津浮华的世相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便是李叔同生长的丰厚土壤。
李叔同祖父李悦,原籍浙江嘉兴平湖,寄籍天津,经营盐业与银钱业,到李叔同父亲李世珍时候,便富裕有余,名闻一方。“桐达”是李家十分有名的钱铺之一,时人与后人便以“桐达李家”称谓李世珍家族。
李世珍,字筱楼,人称筱楼公,32岁中举人,1865年中头名进土,曾经与李鸿章、吴汝纶三人被称为清朝三大才子,且与李鸿章个人友谊不同寻常。李世珍后因看不惯官场黑幕,遂辞官经商,主营盐业和钱庄业,终成天津巨富。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往来保定与天津之间,与李筱楼有业务往来,二人关系非同一般。其殆时,时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亲临主丧。
李筱楼为官期间,是清末重臣李鸿藻的部下,有领导的关照,李家的事业自然如日中天。“桐达李家”在筱楼公主持下,鼎盛倾城,富甲津门。
李家与清末重臣王文昭、荣禄也有来往。1895年,15岁的李叔同到北京游玩,曾拜访过王文昭和荣禄,并出示其书法作品。两位叔叔辈的高官,对这位晚辈的书法造诣惊叹不已,大力传播。1896年8月中旬,李叔同在给账房先生徐耀庭的信中写道:李鸿章兄至9月间,可以来津。王文昭兄降三级留用。
由此可见,李叔同和二位朝廷政要关系密切,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李叔同十几岁时,曾为李鸿章刻过两方名章,一方是鸿章私印,一方是少荃。而此时李筱楼已去世十多年。
既有商业背景,又有政治背景,这样显赫的家世在天津的地位可想而知。
李筱楼晚年精研理学,尊崇,又信仰禅宗佛学,乐善好施。他设义塾,广泛用人,在李宅附近办了“备济社,,施衣舍粥,专事抚恤贫寒孤寡,施舍衣食棺木。每到秋末冬初,他便派人到附近各乡村,了解贫苦人家情形。筱楼公采取票据支付法,先付票据,年关时凭票按人口多寡酌情施舍衣食,使得大量贫瘠得以生计。筱楼公还设有存育所,每年冬季收养来往乞丐,使他们不挨饥受冻。这样的善义施为,每年都要斥资千万,而筱楼公却从不吝啬。适时,津人皆颂筱楼公为“李善人”。
繁华的津门,富足的“桐达李家”,慈悲的李善人,迎来了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初到人间
桐达李家,富甲一方,然而作为一方大善人的李筱楼依然有所不足和期待。
偌大的李家,虽功成名就,却子嗣单薄。筱楼公本已是单传,他的长子文锦未及中年便早逝,次子文熙又多病。于香火之虑,李筱楼在68岁高龄,娶了19岁的丫鬟王凤玲。
这一年的晚秋时节,李筱楼像往常一样端坐在书房里,闭目养神,口中念念有词:“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在夜中过了……”
这是唐伯虎《惜阴歌》里的句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已臻年迈的李筱楼来说,这样的箴言也许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
李家老宅,海河东岸的地藏庵前陆家胡同二号,是一所坐北朝南的老式三合院,庭院深深,梅影斜疏。李筱楼望着洒满阳光的庭院,自言自语地说:“我李筱楼,再过两年,也就70整了!”
P3-5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 9787517115700
条码 9787517115700
编者 马文戈
译者 --
出版年月 2016-01-01 00:00:00.0
开本 32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313
字数 227000
版次 1
印次 2
纸张 一般胶版纸
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商品咨询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