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本书是作家邹凡凡全新原创的长篇小说。
1994年,14岁的兰园外国语学校学生苏潜开始了她非同寻常的初三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外教托马斯、勇往直前的好友何小满、桀骜不驯的校园摇滚乐队“邻星”、与妈妈蜗居门房的外来女孩青青……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追梦之路,为苏潜打开了一扇扇看世界的窗户。在“卢府巷探秘行动”中,苏潜和朋友们打捞起南京老城区中一段被掩埋的历史,为古民居的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校园小说的青春洋溢、热血激昂,更把少年的成长放置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是一部气象开阔的现实主义佳作。书中对古城南京风土人情的着力刻画、对世纪之交城市变革的敏锐捕捉、对中国少年心怀天下的热情讴歌,都让这部作品闪现着人文主义的熠熠光辉。
邹凡凡,旅法作家,少儿通识教育专家。代表作有“奇域笔记”系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秘密之旅”系列,长篇小说《华灯初上》《眺眺的漂流瓶》等。作品曾获桂冠童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并多次入选“爱阅童书100”“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百班千人”等权威书单。
第一章 雪松、樱花、梧桐的路
第二章 没有兰花的兰外
第三章 托马斯的“间隔年”
第四章 托马斯的田野调查
第五章 悬铃街的楼上楼下
第六章 城南旧事
第七章 外语节的重头戏
第八章 夏天,何小满的摄像机
第九章 如时光般不老的故事
第十章 重回卢府巷
第十一章 寂静年
第十二章 卢府巷行动
第十三章 省赛之后
第十四章 卢府巷再行动
第十五章 出师表
第十六章 你会回来,大家都在
第十七章 布袋中的礼物
后记 小巷 家乡 世界
呼呼的风声里,苏潜觉得自己像是要飞起来,一头扎进空中那朵半明半暗、形状很像马里奥蘑菇的云朵里。进入鼓楼的大圆盘,街口扁药盒形状的电信大楼上边,狭长的电子屏照例用黑底绿字显示着今天的日期和天气:“1994年11月17日,星期四,晴转多云,夜间有雨,优选温度17摄氏度……”逆时针绕过四分之三的圆盘,骑到绿色的邮局,出圆盘进入北京东路之后,是一段长达千米、中途没有红绿灯的大下坡。在语文课上学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时,没有见过黄河的苏潜脑海中浮现出的就是这个大下坡。
坡道路面宽阔,两侧植有高大挺拔、仪态庄严的雪松,夏天里蝉声之大,像是要把耳朵撕出个小口子。雪松之后,短短一段路上种着樱花树,每年三月中旬苏潜快要过生日时,它们就氤氲地开放,所以苏潜在心里给它们起了个昵称叫“生日树”。不过等花儿凋落之后,那细瘦的枝干便未免有些平淡无奇了。再往前便是法国梧桐。法国梧桐在苏潜看来是非常多愁善感的树种,不仅四五月间以漫天毛絮来倾诉心情,现在更是落叶落得铺天盖地,每片叶子都像一句话语。环卫工人把落叶扫到一边,苏潜总是故意往叶子堆里骑,让车轮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
早晨柔和的阳光模糊了树木们的边缘,还没到最拥挤的时刻,但北京东路上的自行车队伍已经颇为壮观。哪怕赶着上班、心情不算太好的叔叔阿姨,经过这一泻千里的大下坡,嘴角都会不由自主往上扬,像回到了小时候。苏潜会把这支自行车队伍想象成非洲草原上奔腾的斑马群,或者宽阔的河面上争先恐后的船只,骑车人的衣服像帆被风儿吹鼓——那风现在只是微凉如薄荷糖,再过一个月就会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骑自行车的人们像在进行一场无声的竞赛,没有人按铃铛,甚至能听到雪松顶偶尔的鸟鸣。苏潜每天上学都会加入这场竞赛,虽然中途免不了左右微调方向以避开其他自行车,但总体还是沿直线行进。她的优选纪录是直到坡底的红绿灯都不捏刹车,那可太爽啦!
右手边,雪松背后,有个小小窄窄的街心公园,有老人家早早就在那儿伸胳膊伸腿锻炼身体,见自行车队伍不间断地穿梭而过,他们既有过来人的矜持又带着点儿羡慕。晨练完了,他们就在石头桌子上摊开棋盘下象棋,南京味儿十足的“哎象要被吃得唠”“你则个马又蹩腿赖”此起彼伏,站着围观的比坐着下棋的更激动。周末,街心公园会化身为神奇的书画市场,跟晒被子一样,横七竖八拉起绳子,绳子上夹着长长的卷轴,上面画着竹子、菊花或者胡子眉毛一把抓的钟馗,还有些纸上写满龙飞凤舞的毛笔字,苏潜也不知道到底写得好不好。摊主大多也是些老人家,有些还带着鸟笼子,收音机一开,二郎腿一跷,给人自得其乐、愿者上钩的观感。
同样愿者上钩的还有不时出现的算命先生。他们轻装上阵,一张小板凳和摊在面前的一张纸就是全部行头。与童话中不同,他们面前既不放水晶球也没有纷飞的纸牌,只是在纸上画上两只手,或者一张脸,或者八卦符号,然后气定神闲地坐着就好了。有一次,苏潜发现其中一人手里还捧着本线装书在看,不过当他抬起头来,眼珠滴溜溜转,看起来道行就没那么深了,难怪他隔壁的另一个算命先生即便坐在树荫下,也总是戴着墨镜。虽然知道这些都是迷信,但苏潜每次骑车经过时都忍不住扭头去看——毕竟,谁不想知道未来的事呢?每次只要她一扭头,算命先生就会像复读机一般瓮声瓮气地问:“小妹妹要看相吗?”
苏潜略带歉意地冲算命先生笑一笑,蹬两下自行车,加速离开。不得不说,单从外表看,苏潜的长相挺有欺骗性的:一双大眼睛乌黑发亮,梳着个马尾辫,露出光溜溜的额头,小小的一张脸肉嘟嘟的。每逢冬天,她不仅手脚会长冻疮,连脸上也逃不过,跟个烂苹果似的,脸也就看上去更肉了——总之看上去一副机灵样,像故事里的捣蛋鬼。可事实上,初中头两年的成绩报告单上,苏潜每学期的评语里都会出现“守纪律”“懂礼貌”“性格温和”“谦让”之类的字样。
去年,学校受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赛启发,从高中到初中,每个班都在依样画葫芦组织辩论比赛。初二(2)班的班会课也搞了几次。
P3-5
《兰园》写出了少年的生活和心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少年前卫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在代际描写中把代沟写得非常生动。它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非常活泼和明亮,有幽默感,富于生活趣味和青春气息。作品中有关于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知识,有助于小读者形成对城市文化的认知。——曹文轩儿童文学奖评委会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ISBN | 9787558426810 |
条码 | 9787558426810 |
编者 | 邹凡凡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2-06-01 00:00:00.0 |
开本 | 32开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20 |
字数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