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周瘦鹃对民初及五四时期的翻译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译作较早地拥有了“现代性”的标识,同时使中国翻译、编辑及出版标准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本书中,王敏玲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对周瘦鹃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考察,从时代背景、伦理观念以及翻译界状况挖掘影响周瘦鹃翻译的因素,及其作出的适应性选择。同时多角度阐释周瘦鹃作为20世纪早期具有开拓精神和影响力的短篇小说翻译巨匠,其翻译作品的现代性与其作出的翻译贡献。
绪论
第一章周瘦鹃翻译生态系统
第二章周瘦鹃译作题材的适应性选择
第一节早期的题材选择
第二节后期的题材选择
第三章周瘦鹃翻译策略的适应性选择
第一节早期翻译策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第二节后期翻译策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第四章周瘦鹃翻译思想的适应性选择
第一节早期翻译思想:以情为尊,尚雅求精
第二节后期翻译思想:人道关怀,忠实通达
第五章周瘦鹃文学创作的适应性选择
第一节小说叙事
第二节散文创作
第三节影戏话书写
第六章周瘦鹃的翻译成就
第一节翻译作品的现代性
第二节翻译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基本信息 |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 ISBN | 9787559452405 |
| 条码 | 9787559452405 |
| 编者 | 王敏玲 |
| 译者 | -- |
| 出版年月 | 2022-03-01 00:00:00.0 |
| 开本 | 32开 |
| 装帧 | 平装 |
| 页数 | 288 |
| 字数 | 200000 |
| 版次 | 1 |
| 印次 | 1 |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