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
1.参与专家和单位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吸纳行业2000多名专家、600多家单位参与研究编制。
2.研究领域多:共计开展“1+5+26”个专题研究,保证了路线图3.0的引领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3.更加聚焦:本次修订重新为路线图3.0 构建了“1+5+X”的研究框架,并拆解为“汽车产品”与“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在汽车产品技术路线图,即路线图3.0(上)中设置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共性支撑技术四大技术群;在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即路线图3.0(下)中专设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图。
4.研究范式创新:以“产业总体﹣技术群﹣技术专题”三级架构,以统一的研究范式开展修订编制工作。
5.国际化:设立国际咨询委员会。
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持续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研究编制与修订工作,先后于2016 年、2020 年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以下简称路线图2.0),并于2023 年12 月正式启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以下简称路线图3.0)的修订工作。
路线图3.0 在继承路线图2.0“1+X”研究框架的基础上,以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新型产业生态视角,重新为路线图3.0 构建“1+5+X”的研究框架,并拆解为“汽车产品”与“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在汽车产品技术路线图,即路线图3.0(上)中设置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共性支撑技术四大技术群;在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即路线图3.0(下)中专设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图。同时,路线图3.0 以产业需求为牵引,建立了总报告与专题研究、各专题研究之间纵横联动的协同机制。其中,总报告更加突出产业变革和新型产业生态建设,聚焦产业顶层规划;专题路线图则更加聚焦关键技术发展路径。
本书适合汽车行业与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研发、企业战略研究的人员,以及负责制定和实施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的各级政府人员阅读,也适合作为对汽车产业发展感兴趣的人员了解汽车技术发展方向的专业读物。
前言
第一章
总体路线图研究报告 001
1 导言 002
2 汽车智能制造的内涵及战略价值 006
3 汽车智能制造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011
4 汽车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级体系及定义 019
5 汽车智能制造的发展愿景与总体目标 025
6 汽车智能制造总体技术路线图 028
7 汽车智能制造各领域发展方向 030
第二章
数智化研发技术路线图 039
1 导言 040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046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056
4 技术路线图 059
第三章
数智化生产技术路线图 075
1 导言 076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078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088
4 技术路线图 091
第四章
数智化装备技术路线图 107
1 导言 108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111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125
4 技术路线图 128
第五章
数智化供应链(硬件)
技术路线图 139
1 导言 140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142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152
4 技术路线图 154
第六章
数智化供应链(软件)
技术路线图 177
1 导言 178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181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193
4 技术路线图 195
第七章
数智化营销与服务
技术路线图 211
1 导言 212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215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225
4 技术路线图 228
第八章
数智化管理技术路线图 241
1 导言 242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246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256
4 技术路线图 259
第九章
低碳制造技术路线图 275
1 导言 276
2 领域现状、趋势与水平分级 278
3 面向2040年发展愿景、目标及里程碑 285
4 技术路线图 288
附 录 297
附录A 缩略语表 297
附录B 主要参与单位和专家 300
基本信息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1791539 |
条码 | 9787111791539 |
编者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著 著 |
译者 | -- |
出版年月 | 2025-10-01 00:00:00.0 |
开本 | 16开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412 |
字数 | 412000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纸张 | 一般胶版纸 |
暂无商品评论信息 [发表商品评论]
暂无商品咨询信息 [发表商品咨询]